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6h】

成都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基础设施

1.2.2 农村基础设施

1.2.3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1.2.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研究

1.2.5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优先序的研究

1.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5.3 可行性分析

2 基础理论

2.1 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容

2.1.1 农村交通运输设施

2.1.2 农村通讯设施

2.1.3 农村水利设施

2.1.4 农村卫生和基础教育设施

2.2 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征

2.2.1 自然垄断性

2.2.2 长期性和周期性

2.2.3 间接性与综合性

2.2.4 公共性与整体性

2.3 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基本理论

2.3.1 结构理论

2.3.2 效益理论

2.3.3 农业经济增长理论

3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及问题

3.1 成都市农业概况

3.2 成都市四大农业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

3.2.1 交通运输设施现状及问题

3.2.2 通讯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3 农村水利设施现状及问题

3.2.4 卫生、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4 实证分析

4.1 灰色系统理论

4.2 成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分析

4.2.1 数据的选取与变量的处理

4.2.2 计算关联系数

4.2.3 结果分析

5 对策建议

5.1 拓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5.2 设定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次序,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5.3 农村基础设施建养并重,优化供给决策

5.3.1 合理利用农村道路,确立道路专项资金,加强监督机制

5.3.2 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构建民主参与机制,引导农民投资投劳

5.4 将通信技术更多用于农业,提高农村福利基础设施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息息相关,后者是前者的物质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成都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强省,已经进入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在这种特殊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在“三农”问题上的一个热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十分突出,虽然其他地区已有关于两者关系的详细研究,但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成都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所处的阶段和特征也呈现了其特殊性,目前还鲜有研究涉及成都市农村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两者的关系在认知水平上还不清楚,农村基础设施的单个子项目具体的投资顺序还缺少系统的研究。
  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成都市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分析上,首先结构理论、效益理论、农业增长理论等理论都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将农村基础设施划分为交通、水利、通讯以及由教育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组成的农村福利基础设施四类,最后联系成都市农村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以及村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反馈,在宏观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描述了各类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实证分析上,通过查阅统计年鉴以及对成都市农村进行实地调研,运用了2000-2011共十二年的成都市农村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各种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各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民增收的关联度,得出了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度最高,水利设施建设次之,通信与教育医疗卫生设施与经济增长关联度较弱的结论,然后由这一结论来确定投资的优先序,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给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