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西高原草地野生蘑菇遗传多样性和重要性状分析
【6h】

川西高原草地野生蘑菇遗传多样性和重要性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2 蘑菇概况

1.3 遗传多样性概述

1.4 蘑菇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野生蘑菇种质资源调查、采集与分离培养

2.2 野生蘑菇菌种鉴定

2.3 川西高原野生蘑菇ISSR遗传分析

2.4 蘑菇圈上蘑菇个体间的空间分布及其遗传关系

2.5 川西高原部分野生蘑菇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2.6 野生蘑菇种质资源菌丝生理特性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生蘑菇调查、采集与分离培养结果

3.2 野生蘑菇菌种鉴定

3.3 川西高原野生蘑菇ISSR遗传分析结果

3.4 蘑菇圈上蘑菇个体间的空间分布及其遗传关系

3.5 川西高原部分野生蘑菇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3.6 野生蘑菇种质资源菌丝生理特性评价

4 讨论

4.1 DNA提取

4.2 ITS分子鉴定

4.3 蘑菇ISSR遗传分析

4.4 蘑菇圈土壤分析

4.5 蘑菇圈蘑菇子实体分析

4.6 酯酶同工酶分析

4.7 蘑菇重要性状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对川西高原草地野生蘑菇资源进行调查,了解了该地区野生蘑菇发生季节和规律,并收集了野生蘑菇菌株进行保藏,同时对保藏的部分菌株进行遗传分析和菌丝生理特性测定.结果表明: 1、川西高原野生蘑菇资源丰富,在若尔盖,红原,色达,雅江,德格,炉霍,稻城,理塘,石渠等9个县均有野生蘑菇分布。子实体主要发生在6月中旬到7月底,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草地上。 2、本研究是基于rDNA ITS区段的DNA序列对菌丝体进行物种鉴定,其方法是先扩增出待鉴定真菌rDNA ITS区段的DNA,并测出其序列,然后与互联网上DNA序列数据库中的蘑菇信息资源进行比较,该DNA序列与互联网上DNA序列数据库中的蘑菇相应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同源性达99%。经形态和显微特征观察,并与标准菌株进行比较,发现供试野生蘑菇菌株与标准菌株无差别,进一步表明所收集的野生菌株为蘑菇种。 3、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技术,利用10个引物川西高原的43个野生蘑菇菌株和5个对照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I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选用的10个ISSR引物能将所有供试菌株相互区分开来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093-0.800,在相似系数为0.35时,48个菌株聚为4个群.根据供试菌株的遗传相似性分析的结果显示,43个野生菌株和5个对照菌株未出现在遗传背景上完全相同的菌株。说明菌株在DNA水平上具有比较显著的遗传变异,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4、对蘑菇生长形成的蘑菇圈形态和子实体生长进行了调查,并对蘑菇圈上的蘑菇菌种间遗传差异进行了ISSR分析,建立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蘑菇生长形成的蘑菇圈为环状,蘑菇圈上生长的植物明显较蘑菇圈内外的植物旺盛.蘑菇圈上的蘑菇菌种之间存在遗传差异.在相似系数为0.524水平上,可区分出不同蘑菇圈上的蘑菇菌种。 5、对川西高原113个蘑菇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菌株间遗传差异与菌株采集地理位置差异相关性不强。 6、利用单因子试验对川西高原蘑菇的氮源、碳源、pH、温度、通气等培养条件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差尿素,优劣顺序为蛋白胨>酵母粉>牛肉膏>硫酸铵>尿素;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差乳糖,优劣顺序为葡萄糖>淀粉>麦芽糖>蔗糖>乳糖;.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5-12,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最佳通气为棉塞.在土壤配方试验中,麦粒土壤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其中又以麦土比1:2的生长最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