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炎沙门氏菌实验感染鸭病理学及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抗原定位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6h】

肠炎沙门氏菌实验感染鸭病理学及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抗原定位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本论文中常用英文缩写词汇含义说明

声明

本论文的创新性工作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实验研究

第一章沙门氏菌致实验感染鸭的病理切片及宿主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章兔抗肠炎沙门氏菌高免血清的制备及其IgG的提取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章免疫荧光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方法建立及应用于实验感染鸭组织抗原定位的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四章免疫组化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于实验感染鸭组织抗原定位的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部分结论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tidis,SE)是一种人、兽和禽类共患的传染病病原,其对食品的污染是引起人食物中毒和患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是世界上鸭的饲养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鉴于此,本文围绕鸭肠炎沙门氏菌人工感染疾病模型病理学、抗原定位的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方法的建立及其细菌侵染规律等展开系统研究,以期系统地了解SE的入侵方式和复制机理,为阐明鸭肠炎沙门氏菌的发病机制及鸭肠炎沙门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关键的实验数据。结果如下: 1.肠炎沙门氏菌实验感染鸭临床症状和临床病理学 本研究采用皮下、口服和滴鼻3种途径感染7日龄雏鸭,成功复制了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鸭的病理模型。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三个感染途径的雏鸭均出现以下眼观病变:皮下无明显出血,心肌出血,心冠脂肪出血,心包积液,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肝脏肿大,色暗红、充血、出血,有些病例的肝脏有灰白色坏死点,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肾脏肿大充血:肠道出血,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2.肠炎沙门氏菌实验感染鸭组织病理学 用肠炎沙门氏菌(SCD1株)感染雏鸭复制肠炎沙门氏菌急性病例,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心、肝、肾、脾、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法氏囊和脑组织等制作病理切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SE感染宿主后,可见其肝、肾、心等实质器官出血,细胞变性、坏死,肝索与肝索以及肾小管之间的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浸润;脾白髓内淋巴细胞崩解、消失;法氏囊滤泡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肠道出血,固有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3.肠炎沙门氏菌致实验感染鸭超微病理学: 用肠炎沙门氏菌(SCD1株)感染雏鸭复制肠炎沙门氏菌急性病例,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心、肝、肾、脾、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法氏囊和脑等组织制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SE感染宿主后,超微结构变化最早发生于空肠、回肠、脾和肝,而鸭死亡后以免疫器官和消化器官损伤最严重。各种组织细胞主要为肿胀坏死,染色质浓缩、碎裂或溶解,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至呈空泡样结构;同时脾、法氏囊以及小肠固有层中的淋巴细胞在感染24h后出现坏死的同时还出现较为明显的凋亡变化;而鸭死亡后淋巴细胞主要表现为整个细胞凝聚深染,染色质固缩,细胞膜模糊或不完整。 4.免疫荧光检测石蜡切片中鸭肠炎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于实验感染鸭组织抗原定位的研究 4.1免疫荧光检测石蜡切片中鸭肠炎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 以鸭源致病性肠炎沙门氏菌(SE)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SE高免血清,并以High-Q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兔抗.SE-IgG,建立了免疫荧光(IFA)检测感染鸭石蜡组织切片中SE的方法。 4.2免疫荧光检测鸭肠炎沙门氏菌实验感染鸭组织抗原定位及其侵染规律的研究 应用建立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对实验感染鸭只的各器官进行检测,并对体内抗原的动态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8h后的不同时间,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肠道组织中口服和皮下攻毒组均可检测到肠炎沙门氏菌抗原,滴鼻组在哈氏腺中偶尔能检测到,抗原均位于阳性细胞的细胞质中。经IFA检出的时间顺序,皮下组:心脏、脾脏、空肠、回肠>盲肠、肝脏、肾>十二指肠>哈氏腺,法氏囊>脑>直肠>肺;口服组:空肠、回肠、脾脏>心脏、肝脏、盲肠、肾脏>脑>哈氏腺、法氏囊、十二指肠>胸腺、直肠,且在这两个实验组中,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空肠、回肠和盲肠中一直都能够检测到肠炎沙门氏菌抗原,表明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空肠、回肠和盲肠是肠炎沙门氏菌侵染的主要靶器官。 5.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切片中鸭肠炎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于实验感染鸭组织抗原定位的研究 5.1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切片中鸭肠炎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 以鸭源致病性肠炎沙门氏菌(SE)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SE高免血清,并以High-Q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兔抗SE-IgG,建立了免疫组化(IIS)检测感染鸭石蜡组织切片中SE的方法。 5.2免疫组化检测鸭肠炎沙门氏菌实验感染鸭组织抗原定位及其侵染规律的研究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实验感染鸭只的各器官进行检测,并对体内抗原的动态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8h后的不同时间段,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肠道组织中口服和皮下攻毒组均可检测到鸭肠炎沙门氏菌抗原,滴鼻组在哈氏腺中偶尔能检测到;部分死亡雏鸭的肺脏中可检测到抗原,抗原均位于阳性细胞的细胞质中。经IIS检出的时间顺序,皮下组:心脏、脾脏、回肠、空肠>盲肠、肝脏、肾>十二指肠>哈氏腺,法氏囊>脑>直肠>肺;口服组:空肠、回肠、脾脏>心脏、盲肠、肝脏、肾脏>脑>哈氏腺、法氏囊、十二指肠>胸腺、直肠,且在这两个实验组中,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空肠、回肠和盲肠中一直都能够检测到肠炎沙门氏菌抗原,表明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空肠、回肠和盲肠是肠炎沙门氏菌侵染的主要靶器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