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鸭α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对DVH弱毒疫苗免疫鸭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6h】

鸭α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对DVH弱毒疫苗免疫鸭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本论文的创新性研究工作

1前言

1.1干扰素的分类及其新型的发现

1.2 IFN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一般特性

1.2.1 IFN的分子结构特点

1.2.2 IFN的理化特性

1.2.3 IFN的产生特点

1.3 IFN受体组成及其基因的分布

1.4 IFN的信号传导

1.5 IFN的生物学活性

1.5.1抗病毒作用

1.5.2抗肿瘤作用

1.5.3免疫调节作用

1.5.4 IFN的免疫佐剂作用

1.5.5IFN对细胞凋亡的作用

1.6禽类基因工程IFN的应用研究

2材料

2.1质粒和疫苗

2.2实验动物

2.3主要试剂

2.4主要仪器

2.5其它器材

2.6分析软件

3方法

3.1动物分组、免疫及采样

3.2基因枪免疫

3.2.1基因枪“子弹”的准备

3.2.2基因枪表皮轰击

3.3免疫鸭CD3+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3.3.1淋巴细胞预处理

3.3.2 CD3+淋巴细胞的荧光标记

3.3.3数据处理

3.4免疫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4结果

4.1 pcDNA-DuIFN-α与DVH弱毒苗以不同途径先后免疫后鸭外周血CD3+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4.2 pcDNA-DuIFN-α与DVH弱毒苗以不同途径先后免疫后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

5讨论

5.1基因枪表皮免疫的应用

5.2利用人的CD3+单克隆抗体检测鸭的CD3+淋巴细胞数量

5.3 IFN-α的免疫调节作用

5.4不同途径以pcDNA-DuIFN-α免疫鸭后对DVH弱毒苗免疫鸭的外周血CD3+淋巴细胞动态变化的影响

5.5不同途径以pcDNA-DuIFN-α免疫鸭后对DVH弱毒苗免疫鸭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的影响

5.6不同途径以pcDNA-DuIFN-α同DVH弱毒苗联合免疫鸭后最佳剂量的选择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为检测鸭α干扰素(IFN-α)真核表达质粒(pcDNA-DuIFN-α)对DVH弱毒苗免疫鸭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本实验将鸭α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pcDNA-DuIFN-α)以50μg、100μg、200μg肌肉注射和1μg、3μg、6μg基因枪轰击分别免疫28日龄北京鸭,15 d后免疫鸭病毒性肝炎(DVH)弱毒疫苗,同时设空载体+DVH弱毒疫苗、生理盐水、DVH弱毒疫苗以及pcDNA-DuIFN-α免疫鸭对照组,10只/组,于DVH弱毒疫苗免疫后5、7、14、21、28、42、56、70 d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分别对免疫鸭外周血的CD3<'+>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进行动态检测,取得如下实验结果: 1.CD3<'+>淋巴细胞数量: ①肌肉注射:50μg、100μg和200μg的pcDNA-DuIFN-α分别与DVH弱毒疫苗联合免疫后7-56 d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对照鸭,7-42 d,100μg组极显著(P≤0.01)、50μg和200μg组显著高于(P≤0.05)空载体+DVH弱毒疫苗、DVH弱毒疫苗及其pcDNA-DuIFN-α组。100μg组于7-42 d显著(p≤0.05)高于50μg和200μg组,50μg组于14-28 d略高于200μg组。 ②基因枪轰击:1μg、3μg和6μg的pcDNA-DuIFN-α分别与DVH弱毒疫苗联合免疫后7-56 d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对照鸭,3μg组于21-56 d、1μg和6μg组于21 d极显著(P≤0.01)高于空载体+DVH弱毒疫苗、DVH弱毒疫苗及其pcDNA-DuIFN-α组,3μg组于28-42 d略高于1μg和6μg组,1μg组于7-14和28-56 d略高于6μg组。 ③肌肉注射和基因枪轰击的比较:100μg肌肉注射组于14-21 d显著(P≤0.05)高于基因枪轰击的3个剂量组;1μg、3μg和6μg基因枪组于21 d显著(P≤0.05)高于200μg肌肉注射组。 ④对照组间的比较:DVH弱毒疫苗、pcDNA-DuIFN-α和空载体+DVH弱毒疫苗组间差异不显著,于7-56 d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2.T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OD值): ①肌肉注射:50μg、100μg和200μg的pcDNA-DuIFN-α分别与DVH弱毒疫苗联合免疫后5-70 d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对照鸭,21-56 d极显著(P≤0.01)高于空载体+DVH弱毒疫苗、DVH弱毒疫苗及其pcDNA-DuIFN-α组。50μg、100μg和200μg组间差异不明显,5-14 d和28-42 d时50μg和100μg组略高于200μg组。 ②基因枪轰击:1μg、3μg和6μg的pcDNA-DuIFN-α分别与DVH弱毒疫苗联合免疫后5-70 d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对照鸭,3μg组于14-42 d极显著(P≤0.01)、1μg和6μg组于21-42 d显著(P≤0.05)高于空载体+DVH弱毒疫苗、DVH弱毒疫苗及其pcDNA-DuIFN-α组,3μg组于14-42 d显著(P≤0.05)高于1μg和6μg组,1μg和6μg组差异不显著,14-28 d,6μg组略高于1μg组。 ③肌肉注射和基因枪轰击的比较:3μg基因枪轰击组于21 d略高于肌肉注射的3个剂量组,50μg和100μg肌肉注射组于28-70 d、200μg组于42-70 d显著(P≤0.05)高于1μg和6μg基因枪轰击组。 ④对照组间比较:DVH弱毒疫苗、pcDNA-DuIFN-α和空载体+DVH弱毒疫苗组间差异不显著于5-56 d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DVH弱毒苗和空载体+DVH弱毒苗组于14-42 d略高于pcDNA-DuIFN-α组,空载体+DVH弱毒苗组于21-56 d略高于DVH弱毒苗组。 研究表明,鸭α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能显著增强鸭细胞免疫力,并能显著增强DVH弱毒疫苗诱导的鸭细胞免疫力,是一种优良的细胞免疫分子增强剂和DVH弱毒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分子佐剂,以pcDNA-DuIFN-α肌肉注射100μg/只、基因枪表皮轰击3μg/只的效果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