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田双孢蘑菇连作障碍的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6h】

大田双孢蘑菇连作障碍的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以大邑县韩场镇的蘑菇覆土层土壤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微生物特性,初步确定了蘑菇连作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变化。 障碍因子存在于蘑菇连作中。蘑菇连作土壤的异地盆栽试验表明,大邑县韩场镇蘑菇连作障碍因子存在于土壤中。 不同栽培年限蘑菇覆土层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及其在微生物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不同栽培年限的土壤样品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随着栽培年限而增加,放线菌的数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而减少。 不同采样时期蘑菇覆土层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及其在微生物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其中,细菌数量变化不大,放线菌数量在蘑菇栽种前最高,为2.99×106个/g风干土,真菌在蘑菇栽种后最高,为1.38×105个/g风干土。 不同栽培年限与时期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不同。细菌中以节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出现几率最高,均为30%以上,但数量随栽培年限增加而减少。连作2年的土壤,栽培前测定的节细菌属细菌在所有处理中所占比例最小,为25.49%;连作3年后,取栽培后的土壤,测得的芽孢杆菌属细菌在所有处理中比例最低,为27.23%。此外,棒状杆菌属、假单孢属的出现几率也较高,且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蘑菇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的种群增加。 蘑菇覆土层土壤中,真菌中的青霉属、木霉属、毛霉属出现几率较高,均高于20%;青霉属、毛霉属的数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而增多。连作3年后,栽培期土壤的青霉属比例最高,达29.45%;在连作3年的土壤中,毛霉属在栽培后的比例最高,占35.29%。 从蘑菇覆土层中分离鉴定了18个类群的放线菌,12个类群属于链霉菌属,为优势种群。在所有土壤样品中,出现几率较高的类群是链霉菌属中的灰红紫类群、白孢类群和小单孢菌属、游动放线菌属。在各个采样时期,大部分种群所占比率随栽培年限而降低,链霉菌属在连作3年土壤的栽培期比例最低,为49.12%。但粉红类群的比率有所增加,在连作3年的栽培后土壤中比例最高,为5.54%。 过氧化氢酶与脲酶活性表现出年际间的差异。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栽培年限而增加。连作2年的土样中,过氧化氢酶在栽培前活性最大,达到了7.95KMnO4毫升数/克风干土。脲酶活性则与栽种时期和栽种年限联系密切,其变化趋势是栽种前<栽种期<栽种后,随着连作年限而增加。 蘑菇覆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和碳具有年际差异。微生物量氮变化与栽培年限增加联系不大;在不同的采样时期,变化趋势是栽培期、栽培后>栽培前,栽种过蘑菇的土壤>CK土壤。 微生物量碳的变化与采样时期无关,随蘑菇栽培年限增加而增加。连作2年后,栽培前土样的微生物量碳达到最高,为424.19mg/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