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恢复理论在干热河谷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6h】

生态恢复理论在干热河谷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1 前言

2 绿化景观的含义及生态恢复理论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上的应用

2.1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内涵

2.2生态恢复理论在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上的应用历史与现状

2.2.1生态恢复理论在国外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上的应用

2.2.2生态恢复理论在我国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上的应用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问题的提出

3.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4.1物种多样性

4.1.1调查方法

4.1.2重要值计算

4.1.3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

4.1.4均匀度指数

4.2高速公路绿化景观适生树种的适应性研究

4.2.1高速公路道路绿地场地条件

4.2.2场地土壤理化性质

4.2.3部分绿化用植物的生理生态指标测定

4.3干热河谷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生态恢复模式研究

4.3.1高速公路边坡

4.3.2中央分隔带

4.3.3互通立交区、服务区

4.3.4特殊路段绿化景观

5 技术路线

6 结果与分析

6.1西攀高速公路路体附近植物群落的特点及物种多样性

6.1.1物种丰富度、个体数

6.1.2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

6.2高速公路绿化景观适生树种的适应性研究

6.2.1高速公路道路绿地场地条件分析

6.2.2部分绿化用植物的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6.3 小结

6.4西攀高速公路各类型绿化景观生态恢复推荐模式

6.4.1绿化景观总体规划

6.4.2绿化景观详规

7 结论

8 主要参考文献

9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进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恢复,本文通过研究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经过路段的环境因子及具有典型性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场地的土壤性质、相关树种个体的光合特性,提出了适合干热河谷区路域生态系统绿化景观生态设计模式。具体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生态恢复是最基本的目标。  (2)从调查的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看,乔木层植株稀少,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乔木层。本文通过群落多样性的研究确立以适宜的植物资源来进行生态恢复,整体上绿化景观设计应用乡土植物和引进后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势树种为主体营建人工混交灌丛群落。  (3)注重人性化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与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美化。针对中央隔离带、土路肩、隧道出入口、弃土场及服务区等不同场地,将视觉引导、防眩、明暗适应性、休憩等功能要求结合司乘人员的视觉特征,注重使用者需求,应用造景艺术手法,创造宜人尺度和良好视觉效果。  (4)突显地域文化,体现现代文明。设计成果模拟干热河谷地带性群落结构,以乡土灌木车桑子、五色梅为主要植物素材,形成群体效应景观;辅以适量的乡土乔木,以自然式和规则式栽植相结合,突出色相、季相的变化。在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等重要景观节点,提取当地历史文化符号作为设计主题,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景观。既体现地域特色,更突出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思想的结合。  综上所述,生态恢复是本文研究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中心任务,绿化景观设计强调回归自然,提供一个让人们驻留、交流,身心放松的高速绿色长廊。从实践上看,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将促进道路绿化发展,提高绿化效益,为改善路域的生态环境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加之在设计中对人性、文化特点的重视,符合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潮流。避免粗放地利用资源,避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及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