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企社共建”模式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研究——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
【6h】

“政企社共建”模式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研究——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目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的

1.4 论文结构

1.5 创新点

2 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及运行

2.1.2 “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概念

2.2 遂昌县“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形成

2.3 遂昌县“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主要服务做法

2.3.1 服务准则

2.3.2 服务内容

2.3.3 服务形式

2.4 遂昌县“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创新点

3 遂昌“政企社共建”模式服务优势和成效

3.1 遂昌“政企社共建”模式服务优势

3.2 遂昌“政企社共建”模式服务成效

4 遂昌县“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风险防控

4.1 制度风险防控措施

4.1.1 成立联席会议制度

4.2.1 运营机构准入风险防控

4.2.2 服务事项准入风险防控

4.2.3 签订入驻协议

5 遂昌县“政企社共建”模式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5.1 遂昌县“政企社共建”模式存在问题

5.1.1 乡镇(街道)党(工)委思想认识不足

5.1.2 部分村两委有抵触心理

5.1.3 主管部门的弱化导致推进力度下降

5.1.4 服务队伍素质偏低

5.2 遂昌县“政企社共建”模式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2011年,浙江省为全面增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在全国率先开展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并将便民网络覆盖全省。但建成后的便民中心仍普遍存在服务投入较低,服务内容较单一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农村群众服务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遂昌县从2012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对原有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机构与功能重组,探索出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建共享的便民服务模式,即“政企社共建”模式。该模式一推出,便得到社会的认可,荣获了“2014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并迅速引起了农业部的关注,多次组织人员深入遂昌县调研“政企社共建”模式。2015年5月,农业部将全国信息进村入户现场会选择在遂昌召开,进一步向全国推广农村公共服务“政企社共建”遂昌模式。同时,遂昌县也将全县203个村普及农村公共服务“政企社共建”模式纳入2015年县政府十件实事。
  本文分五部分来论述“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遂昌模式,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为建设及运营情况介绍,包括传统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形成过程,发展状况以及局限性,“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产生背景、内涵特点、服务优势以及发展前景等;详细介绍“政企社共建”运营模式在遂昌县运营的总体情况,分析创新点。第三部分介绍“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优势和服务成效,充分肯定这种模式产生的作用。第四部分介绍“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风险防控,探讨风险防控策略。第五部分分析“政企社共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并为下步扩大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完善这种创新模式,促使“政企社共建”模式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