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区气候变化及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比较研究——以蒲江县、盐亭县为例
【6h】

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区气候变化及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比较研究——以蒲江县、盐亭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2 气候变化及农作物气候适宜度研究综述

2.1 气候变化及农作物气候适宜度的基本概念

2.2 气候变化对作物气候适宜度影响研究进展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4 蒲江县与盐亭县种植业发展比较

4.1 近30年来蒲江县与盐亭县耕地面积构成及复种指数变化比较

4.2 近30年来蒲江县与盐亭县种植结构及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比较

4.3 近30年来蒲江县与盐亭县主要作物单产变化比较

4.4 小结

5 蒲江县与盐亭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比较

5.1 近30年来蒲江县与盐亭县气候变化比较

5.2 近30年来蒲江县与盐亭县主要作物生育期内气候变化比较

5.3 小结

6 蒲江县与盐亭县主要作物气候适宜度比较

6.1 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

6.2 近30年来蒲江县与盐亭县主要作物气候适宜度比较

6.3 近30年蒲江县与盐亭县气候变化与作物气候适宜度相关性研究

6.4 近30年蒲江县与盐亭县作物气候适宜度与种植活动相关性研究

6.5 小结

7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在校期间参加的主要项目

展开▼

摘要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本文利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数理统计法、模型估算法和区域对比分析法等,对四川省蒲江县和盐亭县近30年(1983~2012)来的种植业生产变化、气候变化及5种主要作物(小麦、油菜、水稻、玉米、红薯)生育期气候变化,主要作物气候适宜度,气候变化与作物气候适宜度相关性,作物气候适宜度与其播种面积相关性等进行小尺度区域气候变化与作物气候适宜度的比较研究。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蒲江县与盐亭县近30年(1983~2012)来的耕地面积均不断减少,复种指数均有上升,种植业均以粮食作物为主,5种主要作物的单产都有一定提高。蒲江县以水田为主与盐亭县以旱地为主的耕地特征也决定了两县分别以水稻和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
  (2)蒲江县与盐亭县近30年(1983~2012)来气温均有明显的升温趋势,气温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207℃/10a(r=0.478)和0.234℃/10a(r=0.481),且5种主要作物生育期内亦有较明显的增温趋势。蒲江县的日照百分率低于盐亭县,且两县日照百分率波动变化较大,蒲江县5种主要作物在生育期内日照百分率也普遍低于盐亭县。蒲江县的年降水量明显高于盐亭县,两县年降水量及5种主要作物生育期降水呈波动变化,无明显变动趋势。蒲江县年蒸发量与5种主要作物在生育期内蒸发量均低于盐亭县,但蒸发量增加趋势明显。
  (3)近30年(1983~2012)来蒲江与盐亭两县大春作物(水稻、玉米、红薯)年生育期内光、温、水平均隶属函数值高于小春作物(小麦、油菜),两县波动变化幅度均为:水分隶属函数USW(p)>温度隶属函数UST(t)>日照隶属函数USR(h)。两县大春作物的气候资源适宜指数(Isr)和气候效能适宜指数(Ise)的值及其波动变化均大于小春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K)值较低,盐亭县5种主要作物气候适宜度Isr、Ise和K值的波动变化大于蒲江县。
  (4)近30年来,蒲江县与盐亭县5种主要作物生育期气温变化对其气候适宜度影响小,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波动变化与其气候适宜度波动变化相关性强;同时,蒲江县5种主要作物生育期内日照百分率的变化对其气候适宜度变化有显著影响,而盐亭县则几乎无影响。总体而言,两县作物气候适宜度与其播种面积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表明两县农户自发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有一定盲目性,需要迸一步探讨,并加强气候预报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引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