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己足压千红——江南丝竹文化蕴涵探析
【6h】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己足压千红——江南丝竹文化蕴涵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关于“江南”的界定

二、关于“江南文化”的界定

三、相关论题研究现状

第一章 独具韵味的江南丝竹

第一节 江南丝竹的渊源与形成

一、丝竹乐的滥觞

二、江南丝竹的渊源与形成

第二节 江南丝竹的人文品格

一、灵动如水

二、优雅如兰

三、圆润如玉

第二章 品韵方晓丝竹雅——文化特征

第一节 江南丝竹音乐曲调来源

一、来自民间传统曲目

二、来自文人乐社改编整理的“雅集”

三、来自专业作曲家创作、编配的曲目

第二节 对乐曲的文化探究

一、传统八大曲

二、重新整理、改编后的江南丝竹

第三节 乐器演奏风格与乐队组合

一、江南丝竹四大件

二、乐队组合

小结

第三章 寻根论叶话兴衰——生存环境

第一节 江南丝竹冠名前的生存环境

一、政治经济基础

二、审美需求

三、组织形式与演出舞台

第二节 民国后江南丝竹的生存环境

一、时代背景

二、丝竹乐社

第三节 当代江南丝竹的生存环境

一、时代背景

二、传承方式

小结

第四章 丝竹乐的离合

第一节 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合”

一、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都有即兴演奏的传统

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都注重旋律线条的润饰性

第二节 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离”

一、风格的不同

二、乐器编配的不同

三、乐曲表现的内涵不同

四、审美取向不同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江南丝竹是流传于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器乐合奏形式,以丝弦乐器和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典雅秀丽,柔美细腻的音乐风格使江南丝竹既富有江南秀美柔婉之风,又尽显都市灵动流畅之韵,是中国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乐种之一。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趋近化和审美同质化的强势冲击,江南丝竹渐趋式微。2006年5月,江南丝竹被列入由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把握其文化内涵、精神之根,对有效的保护、发展江南丝竹传承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综合等研究手段,通过对江南丝竹文化内涵的探寻研究,从而较为全面地把握江南丝竹音乐的源流及发展走向,以及社会的变迁对它蕴涵的文化精神的影响,更深入地认识江南丝竹的审美价值核心。从江南丝竹的艺术特征、音乐本体的文化内涵、生存环境的时代变迁以及与其他乐种的比较分析四个方面,对江南丝竹音乐形态和背后的文化语境进行探析,揭示江南丝竹与江南地域文化之间茎叶脉络的木本关联,并对江南丝竹在现代语境下的生存、发展给予思考与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