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辙叉用新型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与滚动接触疲劳特性研究
【6h】

辙叉用新型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与滚动接触疲劳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铁路辙叉心轨的发展概况与前景

1.2 贝氏体相变

1.3 贝氏体组织及其分类

1.4 金属材料的疲劳

1.5 热模拟技术的概述

1.6 本文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内容与方法

第三章 新型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试验研究

3.1 冲击试验结果

3.2 不同冷速下的组织及物相分析

3.3 冲击断口形貌分析

3.4 硬度分析

第四章 新型贝氏体钢的滚动接触疲劳特性试验研究

4.1 组织及物相分析

4.2 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结果

4.3 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新型贝氏体钢滚动接触疲劳破坏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新一代耐磨材料的贝氏体钢因具有高强韧性、焊接性好、生产工艺简单以及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尤其在铁路辙叉的应用上,贝氏体钢材料正被用于代替传统的高锰钢材料以满足铁路运输向高速、重载的目标发展的需要。辙叉的工作环境恶劣,其不断受到来自车轮的强烈冲击,接触疲劳损伤是其最主要的失效形式。因此,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有必要对辙叉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研究。西华大学研制的 Si-Mn-Cr系新型贝氏体钢辙叉材料已经在一些铁路线路上得到应用,本文对其冲击韧性和滚动接触疲劳特性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该钢种的性能特点以及失效机理。
  首先结合热模拟技术对新型贝氏体钢经不同冷速的热模拟得到的试样进行冲击试验,再分别对非真空电弧炉以及电渣重熔冶炼的试样进行滚动接触疲劳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分析仪以及硬度测试仪等设备,对试样的组织形貌、物相组成、冲击断口形貌、疲劳剥落坑特点、疲劳裂纹以及硬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速由36℃/min下降到1℃/min,将依次获得针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以及粒状贝氏体,且它们都属于无碳化物贝氏体,其中在2℃/min的冷速下获得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具有最优的冲击韧性;新型贝氏体钢的断裂形式既有韧窝断裂,又有准解理断裂,其硬度在44.2~50.5HRC之间;新型贝氏体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随着接触应力的增加而降低,且电渣重熔冶炼的试样寿命要明显高于非真空电弧炉冶炼的试样寿命;相对于纯滚动条件,在10%滑差率的条件下试样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明显降低;通过测定试样接触层的显微硬度,发现试样接触层有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硬化层深度在0.6~0.7mm左右;新型贝氏体钢材料的主要疲劳失效形式为麻点剥落,裂纹则主要从表面萌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