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用风险转移是否改变了银行风险?
【6h】

信用风险转移是否改变了银行风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1.4可能创新与不足

2信用风险转移相关理论

2.1 信用风险的内涵

2.2 信用风险的特征

2.3 信用风险转移理论

2.4信用风险转移的工具

2.5 信用风险转移的机构

2.6本章小结

3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

3.1信用风险转移的潜在风险

3.2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的微观层面影响

3.3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的宏观层面的影响

3.4本章小结

4实证分析

4.1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度量方法

4.2变量选取

4.3选取数据和计算

4.4模型的选定与实证分析

4.5本章小结

5结论与相关建议

5.1结论

5.2 相关建议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商业银行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信用风险的困扰,在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工具出现以前,商业银行只能采用传统的信用管理方式去规避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而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让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有了更加灵活的方式,其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组合管理的需要对贷款资产的信用风险进行转移。同时,许多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也获得了新的投资渠道,使得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一定提高。
  因此,全面的研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作用机制对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能力,促进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针对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的分析多数还停留在直观的表述,缺乏对该市场出现的背景及其对促进金融系统积极作用所需要的客观条件的研究,本文以市场机制为核心,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1)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理论分析;(2)信用缓释工具是否转移了银行的系统风险;(3)信用缓释工具对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收益率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入手,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接着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信用风险转移概述,这是全文展开研究的基础部分。本章首先介绍主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包括贷款销售、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信用衍生品,其中着重介绍结构较为复杂并广受市场关注的担保债务权证。接着分析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参与者、参与动机及风险分担状况,最后概括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年来的发展动向。第三章从理论上分析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本章介绍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潜在风险,并深入探讨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的微观和宏观影响机制。第四章是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介绍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选取,并详细介绍了数据的来源和选取。最终确定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并对面板数据回归的结果进行理论上的解释。第五章介绍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发展 CRT市场的意义和障碍,并对本文进行总结及对本文进行进一步展望。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在信用风险转移这个新兴市场中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后引起的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变化,特别是其引起的商业银行风险、盈利情况水平的变化,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大视角,采用理论论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计量方法、实证分析等研究方式,研究了信用风险转移机理及其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问题。
  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信用缓释工具的开展降低了相关银行的系统风险,伴随着信用缓释工具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提升了银行的相关收益。这是由于银行通过信用缓释工具,将一些不良风险资产转移了出去,从而降低了自身的不良贷款率,提升了银行的稳定性。
  由本文结论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审慎的市场准入机制及相对严格的监管,导致商业银行运用信用缓释工具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但是同时考虑到信用衍生品在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我国监管部门应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谨慎的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