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审计策略研究——基于审计期望差距的视角
【6h】

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审计策略研究——基于审计期望差距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 审计期望差距文献综述

2.2 内部控制固有局限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3.审计期望差距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固有局限分析

3.1 审计期望差距的产生及动态演变

3.2 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必要性

3.3 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对策

3.4 内部控制固有局限审计的进一步分析

3.5 小结

4.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审计策略

4.1 审计风险模型的细化

4.2 针对性的审计策略

4.3 小结

5.皖江物流财务舞弊案概述

5.1 公司简介

5.2 案件回顾

5.3 财务舞弊方式

5.4 舞弊根源——内部控制固有局限

5.5 审计期望差距的体现

6.内控固有局限审计策略在案例中的应用

6.1 针对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的审计策略应用

6.2 针对成本限制问题的审计策略应用

6.3 针对制度更新不及时的审计策略应用

6.4 小结

7.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审计的产生源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反映了委托人的期望与需求。由于委托人群体由社会公众组成,因此委托人的期望与需求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公众的需要。审计的目标是保障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公众会对审计工作产生一定的期望,当审计人员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时,便产生了审计期望差距。
  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考虑到种种局限,审计人员一直强调审计仅能提供合理保证,而公众却希望审计人员能够提供绝对保证,这是审计期望差距的重要表现。虽然在一些案件中,审计的局限性可以让审计师免于承担责任,但是也让公众对审计师失去了信心。尽管审计无法提供合理保证,但并不意味着当前的审计保证程度已到达极限、审计质量已达到最优,审计师不应该对公众的需求坐视不理,而是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提供更高水平的审计保证程度,积极主动地弥合审计期望差距,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内部控制固有局限是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的重要原因,进而也成为影响审计期望差距的重要因素。纵观现有学者提出的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方法,鲜有提及针对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审计。实质性上诸多舞弊案件的发生,都是由内部控制失效引发,而内部控制的失效与内部控制固有局限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方法:审计人员应该提高审计标准,不应局限于以往的合理保证程度,而是应该更加积极地面对内部控制固有局限可能引发的风险,加强对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审计。
  在提出审计人员应通过加强对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审计来缩小审计期望差距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内部控制固有局限对审计期望差距的影响并论证了内部控制固有局限审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审计风险模型细化,提出针对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具体审计策略,并将这些审计策略
  应用到具体的案例中,以期为审计人员应对内控固有局限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应用,本文建议审计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审计策略,加强对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审计,从而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保证程度,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审计期望差距的视角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内部控制固有局限与审计期望差距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审计策略,丰富了理论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的不足在于笔者对于理论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提出的审计策略可能不够深入和全面,研究深度也有待提高。今后必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