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市场化背景下城市居民的职业地位获得——基于“渐进式改革”的视角
【6h】

市场化背景下城市居民的职业地位获得——基于“渐进式改革”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创新之处

2.理论与文献综述

2.1市场化的相关研究

2.2职业地位获得的相关研究

2.3市场化与职业地位获得的相关研究

3.研究设计

3.1研究假设

3.2数据来源

3.3市场化的测量

3.4变量选取

3.5统计方法

4.实证分析

4.1从时间维度看职业地位获得

4.2从部门维度看职业地位获得

4.3从地区维度看职业地位获得

4.4本章小结

5.结论与讨论

5.1研究结论

5.2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回顾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三十多年历史,国家制度的变迁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职业生涯。在漫长的市场化进程中,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城市居民的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是如何变化的?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国社会是趋于封闭还是走向开放?本文从“渐进式”改革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市场化背景下的城市居民的职业地位获得机制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的开放性。
  本文通过归纳和梳理现有文献发现,以往的研究在探讨市场化与职业地位获得的问题时并没有很好的诠释市场化的内涵。中国市场化的最大特征是“渐进式”改革:从时间维度来看,市场化改革跨越了漫长的时间阶段,是一个步调缓慢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从部门维度来看,市场化改革是从体制外开始向体制内逐步推进的过程,改革在不同所有制部门、不同行业是不同步的;从地区维度来看,市场化改革是从沿海开始向内地逐渐扩散的过程,市场化改革表现出地区差异的格局。基于“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JSNET2009)”的数据,本文将市场化划分为时间维度、部门维度和地区维度,运用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不同市场化维度下城市居民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为理论与文献综述,围绕市场化和职业地位获得两个主题进行了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的研究在探讨市场化与职业地位获得的问题时没有突出“渐进式”改革的特征。
  第三章为研究设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即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先赋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逐渐减弱,自致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逐渐增强,再根据市场化的三个维度进一步引申为六个假设,之后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框架、数据来源及各变量的测量方法。
  第四章为实证分析,根据市场化的时间维度、部门维度和地区维度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先进行描述性分析,再通过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来对比分析不同市场程度中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
  第五章为总结与讨论,主要是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从时间维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致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逐渐增强,而先赋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表现出波动性,在改革初期,先赋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大大减弱,但到了改革后期,先赋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又开始凸显;第二,从部门维度来看,从市场化程度低的国有垄断部门到市场化程度高的私有部门,自致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逐渐增强,而先赋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总的来看,国有的两个部门情况相似,而私有部门和国有部门的情况不同;第三,从地区维度来看,从低度市场化地区到高度市场化地区,自致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逐渐增强,先赋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逐渐减弱。综合市场化的三个维度下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的变化来看,中国社会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逐渐趋于开放,这不仅表明从1978年开始至今的改革开放使社会日趋开放,还意味着从体制外开始向体制内层层推进、从沿海开始向内地逐渐扩散的“渐进式”改革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流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后期先赋因素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可能会逐渐增强,中国社会在未来仍有固化的可能,而且,职业地位获得机制在国有部门和私有部门的二元分割应该引起重视。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往有关研究市场化与职业地位的研究没有很好的诠释市场化的内涵,通常只是基于市场化的某一个或者某两个维度进行探讨,在测量市场化时往往也只是直接将市场化程度划分为高、低两个阶段,而本文从“渐进式”改革的视角入手,将市场化分为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成三个阶段,从而能够更全面、细致地分析市场化背景下职业地位获得机制的变化。研究不足在于,本文采用2009年的数据来研究市场化过程中中国社会开放性的变化趋势,但2009年以后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可能会使既定的社会流动模式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本文的解释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