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员工伦理观念对伦理判断的影响研究——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中介和以道德强度为调节
【6h】

企业员工伦理观念对伦理判断的影响研究——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中介和以道德强度为调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结构安排

1.5 本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伦理决策的文献综述

2.1.1 伦理决策的理论基础

2.1.2 伦理决策的概念

2.1.3 伦理决策过程

2.1.4 伦理决策的理论模型

2.1.5 影响因素研究

2.2 伦理观念的文献综述

2.2.1 伦理观念理论基础

2.2.2 伦理观念的定义与维度描述

2.2.3 伦理观念与伦理判断的关系研究

2.3 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文献综述

2.3.1 道德认知的概念

2.3.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3.3 道德发展水平与伦理判断的关系研究

2.4 道德强度的文献综述

2.4.1 道德强度的概念与维度

2.4.2 道德强度相关纬度的实证研究

2.4.3 道德强度与伦理判断的关系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伦理观念的相关假设

3.1.2 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部分中介作用假设

3.1.3 道德强度的调节作用假设

3.2 研究模型及变量界定

3.2.1 研究模型

3.2.2 伦理观念概念的界定

3.2.3 道德认知发展水平概念的界定

3.2.4 道德强度概念的界定

3.2.5 伦理判断概念的界定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3.3.1 问卷设计

3.3.2 数据分析方法

4 数据收集与处理

4.1 数据收集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4.3.1 伦理观念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3.2 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3.3 道德强度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3.4 道伦理判断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4 差异性分析

4.4.1 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4.2 性别对伦理判断的独立样本T检验

4.4.3 基于教育程度的多重比较分析

4.4.4 基于年龄的多重比较分析

4.5 相关分析

4.5.1 伦理观念与伦理判断相关分析

4.5.2 道德强度与伦理判断相关分析

4.5.3 伦理观念、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道德强度与伦理判断相关分析

4.6 回归分析

4.6.1 伦理观念与伦理判断的回归分析

4.6.2 道德强度与伦理判断的回归分析

4.6.3 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

4.6.4 道德强度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

5 研究结果与管理建议

5.1 研究结果

5.2 管理建议

6 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本文研究局限

6.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也更加紧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的商业丑闻事件。例如摩通大根“伦敦鲸鱼”事件,葛兰素史克在华商业贿赂事件,美国安然事件等。而在中国商业丑闻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双汇的受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全球各种商业丑闻频发,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企业的形象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影响恶劣的商业丑闻逐步引起了国内学者和大众的关注,特别是商业环境下企业员工的伦理决策,逐渐成为学者的研究重点。而商业伦理也逐步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要的一部分。
  员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伦理两难困境,他们首先会感知到伦理难题,做出相应的伦理决策,也就是从多个解决方案中选出一个比较符合意愿的解决方案,并加以判断以及实施的过程。
  在员工的伦理决策过程中,个体的伦理观念、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以及道德强度可能会对伦理判断产生影响。个体的伦理观念指的就是个体对伦理问题所持有的一种态度。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就是把握是与非、对与错的能力。道德强度指的是伦理问题本身所涉及的道德压力或者迫切程度。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们关于伦理观念、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道德强度和伦理决策的相关理论以及相应的研究,并重点总结了伦理观念、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道德强度对员工伦理判断影响的研究。在相关的研究和文献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员工伦理观念对伦理判断的影响研究。
  本文采用成熟的问卷量表,采用伦理立场问卷(EPQ)来测量个体的伦理观念;采用Rest设计的情景问卷(DIT)来测量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采用Singhapakdi等(1996)开发的情景问卷来测量道德强度和伦理判断,有效数据144份,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并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本文研究假设是否成立。
  通过数据分析,本文验证了伦理观念会显著影响伦理判断,伦理观念的理想主义维度会正向影响员工伦理判断,而相对主义维度则负向影响员工伦理判断;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在伦理观念与伦理判断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道德强度作为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伦理判断之间起调节作用,道德强度的社会一致性维度对伦理判断有正向影响。
  本文还得到了其他的结论:
  1.性别对员工伦理判断有显著差异,即女性在伦理判断时比男性更加符合伦理;
  2.教育程度对伦理判断也有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程度越高,在做出决定的时候也更加的理智;
  3.年龄对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即拥有较高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其在做伦理判断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
  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国家、企业和高校三个层面来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1.在国家层面,一是建立商业伦理立法,国内各种商业伦理丑闻事件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就是法律没有发挥其强制手段作用。对于那些损坏国家、企业和社会大众利益的个人和组织,必须给予其严厉的惩罚,树立法律惩罚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二是加强行政法监督力度,在我国,有许多经济法、工商法和行政法等,一定要积极落实这些法律对个人与组织的监督作用,同时一要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管理,多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2.在企业层面,一是加强伦理制度建设,当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违反伦理时,企业能及做出反应和处理,逐步规范员工行为,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企业的商业伦理建设一定能做好的。二是加强伦理奖惩力度,对符合商业道伦理行为给予奖励,但同时也要对违反商业伦理行为给予惩罚。做到正强化和负强化同时起作用,才能够好的规范员工行为。三是加强道德水平在考核机制中比重,在企业招聘新员工和内部晋升以及年度绩效考核时,一般只会考察员工外在的能力与素质,,而对员工的道德水平不太关注,这些都容易造成员工为了利己而做出一些不符合伦理的行为来。最后是加强员工伦理培训,在美国有超过40%的企业进行了伦理培训,而在中国,企业在伦理培训这一部分几乎没有,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伦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对员工的伦理判断也是有影响的,企业在做培训是应该把道德认知水平作为一个培训重点来抓。同时,研究还发现性别和教育程度对员工伦理判断也是有影响的,这就要求企业做一些针对性的培训,例如加强低学历员工的培训力度,男女员工对比性培训等。
  3.在高校层面,在中国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商业伦理课程,多集中在哲学与经管类专业等少数专业,而在其他专业,几乎没有开设相应的商业伦理课程。
  而在美国,90%以上的商学院开设了相关的商业伦理课程,其商业伦理培训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大部分的高校都采用商业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在美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们应该将商业伦理培训的重点放在相关案例分析上,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真实的商业情景,还能学习到案例中的商业伦理知识。这样,经过长期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商业伦理知识,逐步提高伦理水平。
  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本文率先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中介变量、道德强度作为调节变量引入研究模型,探究了伦理决策过程中伦理判断这一阶段的作用,丰富了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拓展了商业伦理研究领域。
  2.实证研究并验证了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在伦理观念与伦理判断之间起中介作用,道德强度在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伦理判断之间起调节作用。
  3.本文基于商业丑闻事件引出在中国特殊商业环境下,研究在中国特殊文化下中国企业员工的伦理判断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并针对这些问题与研究结论提出了企业商业伦理建设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建议。
  本文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本文使用的量表均为国外成熟量表,在翻译过程中,有的题目比较解晦涩难懂,而其量表的题目较多,填写问卷需要较长的时间,容易导致被试者失去耐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答题质量。因此,本文的量表需要进一步简化。
  2.本文样本的年龄、工作年限和学历分布不均衡,本文的样本年龄大部分都在30岁以下,工作年限大部分也在10年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样本占到了九成以上,大专及以下的样本太少。因此,需要丰富样本结构,使样本更具代表性,也使研究更具科学性。
  本文的研究展望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本文主要从个人影响因素层面出发,研究了理观念、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道德强度对伦理判断的影响研究,并没有研究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将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放在一起来研究,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中国儒家文化背景下,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只有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伦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2.本文量表主要为情景题,对员工的伦理观念、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道德强度进行测试,基于三个影响因素来进行伦理判断,而对相应的伦理行为是无法通过问卷测试出来的。因此,本文认为员工伦理行为也将会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3.道德强度是伦理决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本文特别想验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道德强度对员工伦理判断的影响研究,对于道德强度三个维度(结果大小程度、社会一致性、效应可能性),只有社会一致性得到了验证。我相信随着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以及更加符合中国情形的量表被开发,更多影响因素将会被发现,丰富伦理决策的研究,促进中国的伦理决策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