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投资者社交网络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6h】

投资者社交网络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文献综述

2.1 股价同步性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新闻媒体研究文献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文献评述

3.资本市场效率基础理论回顾

3.1 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2 资本市场效率的度量

3.2.1 信息效率

3.2.2 估值效率

3.2.3 配置效率

3.2.4 相对市场效率

4.投资者社交网络用户讨论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实证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股价同步性的度量

4.3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4.4 研究样本

4.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4.2 样本分组及市场环境的划分

4.5 描述性统计

4.6 回归分析

5.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以相关法律法规净化投资者社交网络舆论环境

5.2.2 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

5.2.3 继续推进投资者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作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信息中介,媒体在投资者、发行人、自律性组织、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等市场参与者之间扮演着信息传递和外部监督的角色。早期有关媒体与市场定价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关注传统媒体,大部分学者认同其在增进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其能够促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客观的投资者认知的形成,同时也为监督和约束上市公司行为提供了评价依据,可见媒体的外部监督机制对资本市场有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新兴媒体形式的出现不仅开创了投资者之间交流互动的新模式,更对资本市场的信息提供、传播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和变革,甚至开始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地位成为市场参与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依赖的信息交换媒介。典型的例子是以雪球网为代表的“投资者社交网络”,除了提供基本的数据查询和新闻订阅服务,还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以自媒体形式发声的互动平台,以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方式生产、积累、共享、传递投资信息。这种信息渠道让中小投资者得以方便、即时地获取高度凝练的投资信息。然而,由于私有信息取得成本较高且信息分析能力有限,大部分中小投资者对投资者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不具备相应的辨别能力,容易被误导,进而引发更大的市场风险。
  鉴于中小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地位,投资者社交网络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觑,因此很有必要探究投资者社交网络中参与者的交互过程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这类投资者社交网络是否会对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产生影响?不同的市场行情下,是否又会表现出不同的效应?投资者社交网络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交互作用又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的研究以股价同步性作为衡量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指标,研究依托新媒体构建的投资者社交网络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再加入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因素的考虑,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和投资者社交网络之间对股价同步性的交互效应。文章揭示了不同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社交网络对股价信息含量的作用效果,不仅增加了媒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新的研究视角,也为监管部门制定基于新媒体的投资者社交网络的监管办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提出所要探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明确了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就股价同步性和新闻媒体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进行回顾,然后对现有的研究成果作出简要述评;
  第三部分是资本市场效率基础理论回顾,主要从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资本市场效率的度量两个方面回溯了相关基础理论;
  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包括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股价同步性的度量方法、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随后阐释了样本选取依据和数据来源,最后是对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以及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启示,针对第四部分的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和进一步讨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章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在牛市利好的投资环境下,随着投资者社交网络用户讨论数量的增加,投资者相互迎合彼此的高涨情绪,越来越多的非理性因素以噪声交易的形式融入到股价中,导致股价同步性降低。由于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股价同步性正向反映市场效率,因此在牛市环境下投资者社交网络并未有效促进市场效率的提升,反而助推了噪声交易的产生。
  第二,在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中,当投资者社交网络的用户对某一公司的讨论量越大、气氛越热烈时,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会减弱股价中的噪声成分,导致股价同步性提高。这一研究结果从侧面验证了引入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积极作用。
  第三,相比之下,盘整阶段投资者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讨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则并不明显,投资者社交网络的用户讨论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股价信息含量的交互作用结果同样不显著。有关市场盘整行情下投资者社交网络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本文的学术价值和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本文在梳理和归纳已有的证券市场定价效率文献之后,结合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以近几年大热的投资者社交网络为研究对象,采用投资者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讨论数作为衡量新媒体信息量的指标,探讨投资者社交网络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拓展了现有媒体外部治理与证券市场定价效率相关文献的观察角度。
  其次,在归纳总结机构投资者属性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分析考察了投资者社交网络用户讨论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股价同步性的交互作用。在现有相关文献基础上,阐述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化和资金规模化优势以及投资行为特点,并用推理论证、行为分析等方法讨论中小投资者的行为如何让投资者社交网络平台与机构投资者产生联系,找出用户讨论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交互影响证券市场定价效率的作用机制。
  最后,本文为监管部门治理和规范新媒体平台(包括自媒体)提供了一项经验证据。媒体治理作为重要的市场信息中介,不仅能传递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还能借助声誉机制对上市公司发挥监督作用。时下类似雪球网的投资者社交网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投资者赖以获取投资信息的渠道;然而目前各方对于这类自媒体平台的角色尚不明确,且相关部门并未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媒体平台参与者的言论。因此,本文有助于理解其在资本市场的作用,在规范自媒体平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方面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当然,由于作者本身知识架构方面的欠缺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受样本数据可获取性的限制,数据涵盖的时间范围偏短,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二是忽略了投资者社交网络的用户讨论对股价同步性影响的滞后性。三是未能深入归纳、分析投资者社交网络用户讨论的具体内容。

著录项

  • 作者

    蓝珂;

  •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学科 会计学(财务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逯东;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投资者; 社交网络; 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