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政预算松弛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实证分析——来自我国省级财政预算的初步证据
【6h】

财政预算松弛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实证分析——来自我国省级财政预算的初步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 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方法及研究贡献

1.2.1研究方法

1.2.2研究贡献

1.3研究框架

2.预算松弛的文献回顾

2.1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2.1.1预算松弛概念的提出

2.1.2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研究

2.1.3预算松弛经济后果

2.1.4预算松弛行为治理办法

2.2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3.财政预算松弛行为理论分析

3.1财政预算松弛行为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

3.2财政预算松弛行为的影响

3.3财政预算松弛行为产生的机理分析

3.3.1信息对称性

3.3.2不确定性

3.3.3预算参与

3.3.4预算强调

3.3.5精神与心理动机

4.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与预算松弛

4.1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的现状描述

4.2从预算松弛的角度解析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

4.3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的经济影响

5.实证研究分析

5.1研究假说

5.1.1信息对称性

5.1.2不确定性

5.2研究设计

5.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研究模型及变量说明

5.3多元回归分析

5.3.1描述性统计

5.3.2财政预算松弛度检验

5.3.3多重共性检验

5.3.4回归检验

6.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局限性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3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致 谢

展开▼

摘要

对政府部门来说,财政预算管理十分重要。政府需要对一年的财政收支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公共效益。财政预算管理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利于从制度上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推进廉政建设。然而在财政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财政预算执行者对财政预算管理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基于本位利益,利用政府各层级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参与编制财政预算的机会,蓄意将预算标准放宽,并在实际工作执行过程中尽力形成对自身更加有利形势,这样就出现了财政预算松弛。 近几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即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超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情况,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财政收入长期超预算增长,其实是财政收入预算松弛现象的表现形式。所谓财政预算松弛是指,财政预算执行者对财政预算管理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基于本位利益,利用政府各层级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参与编制财政预算的机会蓄意将预算标准放宽,并在实际工作执行过程中尽力形成对自身更加有利形势的现象。编制预算的各级部门,在编制财政收入预算的过程之中故意低估财政预算收入,出现预算松弛,使得财政收入预算数长期严重低于财政收入决算数,从而人为造成了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编制财政预算时,预算松弛现象普遍存在,在对预算年度财政收入进行预测时,采用谨慎原则,或者说宽打窄用,一些政府部门故意从低预测和呈报预算收入,从而获得超预算收入,以取得相对灵活支配的资金。 财政预算松弛会增加政府部门的内部成本、侵蚀组织资源、降低组织工作效率。大量的预算松弛还会使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滋生不诚实的行为习惯。这种不诚实的行为习惯会直接破坏组织内部的诚信基础,威胁组织的长远发展。财政预算松弛破坏了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政府部门计划和控制工具的有效性。在预算管理中,预算松弛可能会导致对组织资源的次优分配。财政预算松弛与组织公平是背道而驰的。财政预算松弛破坏了政府预算的完整性,进而影响政府的收支计划,干扰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财政预算松弛助长了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可能会使得财政支出受部门间“谈判”的力度影响而发生转向,一定程度上增加财政支出的随意性,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财政预算松弛有很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财政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围绕此核心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的独特背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从理论上阐述财政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最后对全文做总结,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1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贡献和全文的框架。在西方学术界对预算松弛行为的关注已经经历了几十年,至今仍是预算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国内预算松弛行为也同样成为预算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即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超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情况,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财政收入长期超预算增长,其实是财政收入预算松弛现象的表现形式。财政预算松弛会增加政府部门的内部成本、侵蚀组织资源、降低组织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财政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探求治理财政预算松弛的办法。 第2章为国内外文献综述。预算松弛的文献回顾共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国外文献综述,其二为国内文献综述。在第一部分中,对国外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预算松弛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在第二部分中,对近年来国内研究预算松弛问题的相关程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并进行简单总结。 第3章对财政预算松弛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财政预算松弛行为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财政预算松弛行为的影响,财政预算松弛行为产生的机理分析。财政预算松弛是指,财政预算执行者对财政预算管理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基于本位利益,利用政府各层级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参与编制财政预算的机会蓄意将预算标准放宽,并在实际工作执行过程中尽力形成对自身更加有利形势的现象。财政预算松弛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财政预算松弛产生的外部条件是:信息不对称性、不确定性、预算参与、预算强调;财政预算松弛产生的内在原因是人的精神与心理动机。 第4章描述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的现状,著从预算松弛的角度解析这一现象和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会产生的经济后果。近几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即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超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情况,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财政收入长期超预算增长,其实是财政收入预算松弛现象的表现形式。编制预算的各级部门,在编制财政收入预算的过程之中故意低估财政预算收入,出现预算松弛,使得财政收入预算数长期严重低于财政收入决算数,从而人为造成了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的预算松弛会增加政府部门的内部成本、侵蚀组织的资源、降低组织工作效率。财政收入超预算增长破坏了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政府部门计划和控制工具的有效性。 第5章为实证研究的设计、样本选取、模型设定以及数据处理过程。这一部分先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统计模型,选择1999-2007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第6章是本文的结论、政策建议和本文的局限性。本研究发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编制财政预算时,预算松弛现象普遍存在。编制预算的各级部门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之中故意低估财政预算收入,从而人为造成财政收入了超预算增长,导致财政预算松弛。在对预算年度财政收入进行预测时,采用谨慎原则,或者说宽打窄用,一些政府部门故意从低预测和呈报预算收入,从而获得超预算收入,以取得相对灵活支配的资金。预算松弛往往出现在以预算完成情况为基础的报酬契约环境中。在财政收入预算编制与执行时,预算收入情况完成的好坏,常常被一些政府部门作为考核下级单位政绩的主要指标。这就使得被考核单位在编制预算收入时常常打埋伏,从而相对提高预算完成的百分比,以求得上级肯定。 由于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性,主观上基于“经济人”的自利性动机与基于“社会人”的顾全大局之间产生了矛盾,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不一致导致了财政预算松弛的出现。政府各级部门在编制财政收入预算的时候,由于面临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会不同的估计,在这个时候相对于上级部门下级占有信息优势,在进行预测的时候会比上级部门更精确,而上级部门正是由于这一信息劣势,不能区分出下级的部门是故意的虚报还是无意识的预测偏差,当下级部门有意的预算松弛上级部门不能察觉,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下级部门预算松弛的空间,所以当面临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预算松弛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管理层不了解下级部门的真实创利能力和资源需求,管理层的不知情无形中助长了下级部门的“胆量”,下级部门可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肆无忌惮地制造预算松弛。 实证结果验证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不确定性是解释财政预算松弛的重要因素。财政预算松弛的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呈正相关:财政预算松弛的程度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辖县的个数呈正相关;财政预算松弛的程度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总数呈正相关;财政预算松弛的程度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财政预算松弛的程度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负相关。财政预算松弛的程度还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呈正相关:财政预算松弛的程度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货膨胀率呈正相关;财政预算松弛的程度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失业率呈正相关。 本文的贡献在于: 首先,本文在研究内容上,选择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新颖的课题,对该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应当说是鲜有涉足的。这就为本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今后在国内逐步展开预算松弛成因的实证研究,奠定一个良好开端。 其次,本文阐述了财政预算松弛的概念,并构建了财政预算松弛的统计模型,从预算松弛的角度解析了我国财政收入长期超预算增长这一现象的本质。财政收入长期超预算增长是财政预算松弛的表现形式,财政预算松弛是财政收入长期超预算增长的内在动因。 最后,本文通过实证方法探索影响财政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对于发现我国财政预算松弛成因问题来说具有首创意义,同时也可以对本课题的继续研究提供良好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阐述了财政预算松弛的概念,对于财政预算松弛的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不对称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影响信息不对称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只研究了六个因素,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文章篇幅所限,以及收集数据难度所造成的。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是建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而统计分析方法和结果本身就存在着误差,这种误差可能会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虽然对管理行为问题研究和认识,是需要精细化和准确化的,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和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只要在对研究和认识的总体方向上没有原则性的改变,本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