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的实证研究
【6h】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前言

第一章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状况与制约因素

第二章我国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

第三章防范我国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主要措施

第四章加强对我国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论文选题和研究意义截止2004年底,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但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不足20辆,与发达国家千人600辆的水平相差甚远。而全球汽车销售70%依靠贷款方式(其中美国最高,达到80%至85%),与中国当前不足10%的贷款比例形成强烈反差。这些都充分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消费贷款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前几年汽车消费贷款出现了盲目扩张的现象,各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提高市场份额,纷纷降低贷款条件,仓促放贷,从而对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状况估计不足,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2003年初,汽车消费贷款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逾期,银行开始对汽车消费贷款由热变冷,保险公司也暂停办理汽车消费贷款的保证保险业务,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从此开始停滞不前。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如果因为经营中出现风险,就以停止发展的态度来规避风险,那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发展壮大。只有在不断总结汽车消费贷款中存在的经验与教训,提高风险防范措施,注重规模与质量的合理协调,才能实现银行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增长的双赢目标。 本文从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发展与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和完善汽车消费贷款的基本模式和具体策略。由于汽车消费贷款真正发展不过几年的时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因此本文提出的有关观点和看法可能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作者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共同探讨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模式,为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与完善作出努力。 二、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本文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来对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与防范进行了分析。首先,作者介绍了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状况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我国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作者结合某市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状况,对我国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存在的风险,作者就防范我国汽车消费贷款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最后,作者从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参考国外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办法及国内汽车消费贷款一些管理较好的办法,就加强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及观点。 通过参阅大量国内外关于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文献及作者工作实践,作者认为我国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为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社会信用缺失、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银行经营管理不善、相关法律不健全、抵押物变现能力差等。 通过对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分析,作者提出通过有效细分汽车消费市场,实行汽车消费贷款差别化策略来防范风险;提出通过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多方合作关系来防范风险;提出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担保方式来防范风险;提出通过加强银行人员的素质来防范风险。在风险管理方面,作者提出通过完善汽车消费贷款制度来加强风险管理;提出通过加强汽车消费贷款的审查来加强风险管理;提出通过汽车消费贷款的贷后管理来加强风险管理;提出通过严格遵循汽车消费贷款的规范化管理来加强风险管理。 三、本文的主要贡献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是近两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虽然现有的研究成果对许多方面已经有所涉及,但缺乏对汽车消费贷款整体的风险分析及措施研究。本文根据某市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实际情况,用较为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防范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