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同群效应的研究
【6h】

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同群效应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目标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2 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的研究

2.1.1 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的影晌因素

2.1.2 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的经济后果

2.2 国内外关于同群效应的研究

2.2.1 同群效应的概念定义

2.2.2 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和影响因素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论

第3章 研究假设及方法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3.2.2 变量定义

3.2.3 模型设计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回归结果及分析

4.3.1 假设H1的回归结果分析

4.3.2 假设H2的回归结果分析

4.3.3 进一步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全球经济关联愈加密切,我国对外贸易交流也愈加繁荣。2006年,我国政府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这是关于股票非公开发行的首次基本条款。然而,企业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而往往以群体方式存在。国内外学者纷纷将企业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结合在一起,重点关注企业所处社会群体的影响,同群效应成为研究经济和金融行为的一个崭新出发点。同群是指处于相似背景和经历、相似组织和行业、或者其他相似特征的群体之中,群体内部各个单独个体之间互动行为产生的交叉影响即可解释为同群效应。
  本文选取了2014-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共2651个样本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样本数据股票非公开发行的同群效应。首先,作为初步判断,本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其次,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了相应回归,分析了同群股票非公开发行、同群股票非公开发行公告效应和企业自身股票非公开发行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以股权性质为划分标准,即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股权性质是否会对样本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的同群效应产生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同群企业股票非公开发行增加了企业采取同样选择的可能性,且同群企业股票非公开发行占比越大,公司越趋向于股票非公开发行,即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的同群效应越显著。并且,无论此次非公开发行造成的短期收益是否为正,同群企业选择股票非公开发行这一事实均会对企业采取同样行动产生正向推动作用。2.在股票非公开发行造成的短期收益的正向组中,同群企业股票非公开发行的公告效应越好,公司越趋向于选择股票非公开发行,即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的同群效应越显著。3.无论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质,即国有或非国有,同群企业股票非公开发行占比越大,企业均越趋向于选择股票非公开发行。但当同群企业股票非公开发行的公告效应为正时,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该公告效应与企业股票非公开发行显著正相关,而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并不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