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的探讨——以成都市为例
【6h】

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的探讨——以成都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龄化问题的凸现

1.1.2 国内养老方式的变化

1.1.3 国内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1.1.4 成都市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3 研究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3.1 研究养老机构室内环境的必要性

1.3.2 研究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老年人

2.1.2 养老机构

2.1.3 室内环境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人体工程学

2.2.2 无障碍设计理论

2.3 基础方法研究

2.3.1 Delphi法

2.3.2 层次分析法

2.4 老年人室内环境评价要点研究

2.4.1 相关著作研究

2.4.2 相关规范研究

第3章 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方法的选取

3.2 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指标集的确定

3.2.1 评价体系指标集构建方法

3.2.2 评价体系指标集构建原则

3.2.3 评价体系指标的汇总及筛选

3.3 评价体系的层次构建及指标的含义解释

3.4 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指标的赋权和计算

3.5 指标评价等级及其说明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的实践检验

4.1 机构老年人需求调查设计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方法

4.1.3 调查内容

4.2 调查结果统计

4.2.1 老年人需求调查问卷概述

4.2.2 老年人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4.3 评价体系的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的案例运用

5.1 案例概况

5.2 案例分值计算

5.2.1 实际指标评分

5.2.2 加权计算得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1世纪,中国将经历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相比日本、德国等其它发达国家,我国养老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对于养老建筑设计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国家编写发布了有关老年建筑的建设规范,但现有规范中的内容面面俱到,陈述性强,虽内容详实但重点不突出,对指导前期方案设计和建成后方案评估都是一个繁杂的过程,评估缺乏侧重性,且评估结果都以主观描述呈现,不够直观,对实际建设的督促作用不强,国内的养老机构多数存在不按照规范建设的情况。因此,无论是作为一种评价标准,用以对既有养老机构室内环境的评估,或是当作一种参考核查清单,用以对建成养老机构的验收评估或者存档备案等工作需求,建立一个“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都显得愈发紧迫而必要。使其能够充分地细化、量化养老机构室内环境,从众多评价指标中优选出部分指标,从而精简评价内容,突出评价重点,使之变得可控、易操作,然后对所选指标进行赋权,从而使评价更客观、更合理,弥补了传统打分法不能区分各指标重要性的不足,评价结果以分数、等级的形式呈现,直观精确,便于发现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改进策略,最终达到指导养老机构建设的目的。
  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相关规范等理论研究梳理总结出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的指标集,然后运用专家咨询法来进行指标筛选,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计算出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和指标的总排序值,区分出各指标的重要性,构建出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
  其次,论文通过实地调查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需求情况,从实践层面对所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最后,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值计算,从而说明所建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