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日子”逻辑与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
【6h】

“过日子”逻辑与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农民子女辍学的原因研究

1.3.2 对农民“过日子”逻辑的研究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可行性和创新性

1.6.1 研究可行性

1.6.2 研究的创新性

第2章 农民的“过日子”逻辑

2.1 “过日子”的含义

2.2 好日子

2.3 如何过上好日子

第3章 “过日子”逻辑对农民对子女教育选择的影响

3.1 过日子的态度与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

3.1.1 不好好过日子的成成爸

3.1.2 努力过日子的宁宁父母

3.1.3 小结

3.2 过日子策略与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

3.2.1 教育前景、婚嫁压力与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

3.2.2 家庭经济因素与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

3.2.3 多子女家庭中的子女教育选择

第4章 “过日子”逻辑对农村教育政策的启示

4.1 端正农民过日子的态度

4.2 继续增强农民投资教育的初始预期

4.3 维持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预期

4.4 解决农民投资教育的后顾之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农村辍学既不利于农民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改善,也不利于国家社会发展。因此现代国家都致力于降低辍学率。我们的政府制定执行了许多控辍保学政策,但这些政策似乎效能有限。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青少年辍学的原因作了大量研究,但这些研究却很少能够从农民的视角往外看,从农民的实际生活需要理解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选择。也很少有人将辍学与不辍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文中笔者撷取了“过日子”一词,并对其进行理论演绎,从而发展出一个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解释农村辍学的理论框架并据此解释农村辍学现象。
  研究发现,过日子是一个家庭中的父母以子女为目标对象以好日子为主要目标的经营活动的总和。农民过日子的最终追求就是把日子过好。好日子有四个衡量标准,子女成才、传宗接代、家庭和睦、经济富裕。农民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为这四个衡量标准的实现服务的。农民要想过上好日子首先需要有一个好的过日子态度,其次还要有一个好的经营策略。过日子逻辑从两方面影响农民子女辍学可能性:一方面,过日子的态度对农民子女的辍学与否具有重大影响。不好好过日子的家长能毁了整个家庭并且导致孩子辍学,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好好过日子的家长也能成就一个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读到大学。父母好的过日子态度还可以传递给子女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降低辍学可能。另一方面,过日子的策略也是子女辍学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过日子逻辑中,农民秉承着教育前景至上原则,只要子女学习成绩优秀,教育前景明朗,他们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供其上学。但如果子女学习成绩不佳,教育前景不明,他们即使有钱也不愿意投入到教育中。在子女婚嫁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父母会考虑让学习不好的子女辍学和自己一起挣钱为子女婚嫁做准备。家庭经济因素是农民子女辍学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家庭经济贫困不必然导致辍学。关键还是要看子女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如果子女成绩优秀,当父母的就有干劲克服经济困难,咬紧牙关坚持供孩子上学。此外在多子女家庭中,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呈现出择优择男的倾向。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女性就不能获得教育机会。
  根据前文分析,农村教育政策必须要注意端正农民的过日子态度,增强并维持农民投资教育的初始预期,还要扫除农民投资教育的后顾之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