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邦德国对华政策研究(1969—1978)——基于对联邦德国解密外交档案的考察
【6h】

联邦德国对华政策研究(1969—1978)——基于对联邦德国解密外交档案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中文研究现状

(二)外文研究现状

(三)基本框架

(四)史料介绍

第一章 两大阵营下的中德关系(1949.10—1969.10)

第一节 冷战前沿的中德关系

第二节 失败的建交试探

第三节 无疾而终的贸易谈判

小结

第二章 中德建交的原因与过程(1969.10—1972.10)

第一节 勃兰特政府推动中德建交的原因

一、国际格局的变化

二、反对党对中德关系的推动

三、获得中国对两德加入联合国的支持

四、扩大德中贸易

第二节 中德建交谈判

一、西柏林问题

二、非外交官工作人员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问题

三、谈判结果

小结

第三章 停滞不前的中德关系(1972.10—1978)

第一节 两国关系中的苏联阴影

一、地缘政治的影响

二、对苏联态度的分歧

三、 中国对西柏林问题的态度

四、联邦德国对华军售问题

第二节 中国内政对中德关系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中德关系发展的新契机(1978)

第一节 国际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中国国内政策的变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众所周知,德国是欧洲强国,欧盟的核心成员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德关系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本文通过对联邦德国解密外交档案的梳理,并结合相关美国外交档案和中文资料,考察1969-1978年间联邦德国的对华政策。冷战前期,中德双方分属东西方两大阵营,虽一度有建交试探,但终归无果。而随着中苏分裂、中美缓和,中德建交谈判的时机逐渐成熟。除了国际环境的因素(两国与美苏,尤其是与苏联的关系)之外,两国的国内政治、同为分裂国家的“代表权”问题、双边关系中的经贸因素是左右中德关系前进方向和前进步伐的关键所在。
  从国际环境来讲,致力于中美缓和的美国对中德建交乐观其成,为了减轻“最大的敌人”苏联对自身的压力,中德双方也愿意建立外交关系。但1972年建交后至1978年,双方在应对苏联威胁的方法上存在差异。中国提倡“一条线一大片”,希望联合更多的国家对抗苏联,而联邦德国对苏联更为忌惮,不愿与中国走得太近而开罪苏联。
  从国内政治来讲,联盟党在1969年失去政权成为反对党之后极力推动中德建交,基民盟副主席、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施罗德甚至主动提出访华的愿望。反对党的言行对执政党构成了一定的国内政治压力,也为其缓解来自苏联阻止中德建交的压力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而中德建交后至1978年,中德关系举步不前,中国国内政局不稳是一个重要原因。直到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并逐步掌握外交大权,确立改革开放的路线,中德关系才迎来飞速发展的时机。
  中德同为分裂国家,尽管分裂的原因不尽相同。联邦德国与台湾当局不存在外交关系,所以两国建交谈判过程中基本不涉及台湾问题。中国与民主德国有外交关系,尽管联邦德国并不要求与其建交的国家与民主德国断交,甚至要求中国支持两德同时加入联合国,但中国在西柏林地位问题上还是一定程度上顾忌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集团的立场。这成了中德建交谈判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和建交后影响双边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战后,联邦德国迅速在废墟上崛起,德国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协助德国产品打开更大的国际市场,当然也是德国政府的责任。而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对华出口不升反降,中德贸易额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也不断下降。德国工商界因此纷纷要求政府与中国建交,从而为德国商品在华扩大市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也是推动中德建交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天,与当时相比,尽管上述四个因素的内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从上述四个因素考察中德双边关系应该还是有效的。

著录项

  • 作者

    金晶;

  •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学科 外交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绍铎;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851.69;
  • 关键词

    联邦德国; 对华政策; 中德关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