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空心墙板结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
【6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空心墙板结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相关发展情况

1.5.1 国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情况

1.5.2 国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情况

第2章 新农村建设住宅的相关介绍

2.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1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2.1.2 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2.2 农村建筑结构介绍

2.2.1 生土结构

2.2.2 木结构

2.2.3 石结构

2.2.4 砖砌体结构

2.2.5 新型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

2.3 农村工业化住宅占有量水平低原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

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关概念

3.1.1 建筑工业化的定义

3.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定义

3.1.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定义

3.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介绍

3.2.1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3.2.2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3.2.3 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3.2.4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

3.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构造设计研究

3.3.1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连接

3.3.2 预制剪力墙结构的连接

3.3.3 叠合楼板的连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空心墙板结构相关介绍

4.1 装配式空心墙板结构介绍

4.1.1 空心墙板介绍

4.1.2 连接构造介绍

4.2 装配式空心墙板结构构件计算方法

4.2.1 空心墙板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4.2.2 螺栓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4.2.3 构件的吊装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装配式空心墙板结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5.1 概述

5.2 有限元基本理论

5.2.1 单元划分和位移模式的确定

5.2.2 单元分析

5.2.3 总体分析

5.2.4 求解有限元方程组

5.3 结构抗震分析基本方法

5.4 材料的本构模型

5.4.1 混凝土本构模型

5.4.2 钢材本构模型

5.5 某工程实际模拟

5.5.1 结构模型的建立

5.5.2 计算方法

5.5.3 计算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装配式空心墙板结构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6.1 经济性分析

6.1.1 项目介绍

6.1.2 直接工程费用统计

6.1.3 综合分析

6.2 推动建筑工业化在新农村中应用的对策研究与建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前,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保护环境、提倡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业作为我国第一大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时也是碳排放量贡献最高的行业,只有发展绿色建筑,所以它必将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要解决我国十多亿人口的居住问题,只有发展建筑工业化才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同时,农村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加强,新农村的住宅也逐渐开始被建筑业界关注。我国新农村住宅的建设目前存在着建设任务数量巨大、现有住宅问题多的情景,而且目前建筑工业化在农村的应用几乎为零。针对农村住宅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今,中央已经明确了在农村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针对这个背景,论文首先通过总结目前我国新农村建筑建设中采用的结构体系以及找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比当前各种预制装配式结构连接形式的优缺点,以美观实用、安全经济、方便施工为目标,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在新农村住宅中应用的新型连接结构形式:运用钢板—螺栓连接的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空心墙板结构,在大大减轻墙板自身重量的同时,降低了吊装、安装的施工难度。为研究这种采用钢板—螺栓连接的新型结构形式的整体抗震性能,将其与全现浇整体式空心墙板结构模型进行对比,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双层四室足尺模型进行仿真建模,然后对其加以El-Centro地震波,对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顶层角点及层间连接点的位移时程曲线,关键时刻墙板、楼板及钢板—螺栓的内力云图、变形云图,明确了在实际抗震中该结构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并对该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客观评价。接下来以四川某公司为新农村住宅所设计研发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川西民居”为例,从工程的建造成本、施工进度、建筑质量等方面对钢板—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空心墙板结构在新农村住宅中的可行性做出了分析,最后为进一步推广该新型预制装配结构形式在新农村住宅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