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考虑环境风险的危险废物回收体系选址-路径问题研究
【6h】

考虑环境风险的危险废物回收体系选址-路径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危险废物选址-路径问题

1.2.2 危险品风险分析与度量

1.2.3 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1.2.4 选址-路径问题的求解

1.2.5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范围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危险废物回收体系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度量

2.1 考虑容量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度量

2.1.1 定义

2.1.2 度量模型

2.2 多介质条件下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度量

2.2.1 定义

2.2.2 度量模型

2.3 有害物质均衡分布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度量

2.3.1 定义

2.3.2 度量模型

2.4 有害物质非均衡分布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度量

2.4.1 定义

2.4.2 度量模型

2.5 有效性验证

2.5.1 三条公理

2.5.2 验证过程

2.5.3 验证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环境容量的分散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选址-路径问题

3.1 问题描述

3.1.1 分散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

3.1.2 问题分析

3.2 模型建立

3.2.1 基本假设

3.2.2 参数说明

3.2.3 多目标选址-路径模型

3.3 求解方法

3.3.1 模型分析

3.3.2 求解步骤

3.4 算例分析

3.4.1 算例描述

3.4.2 计算结果

3.4.3 结果分析

3.4.4 算例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介质条件下分散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的选址-路径问题

4.1 问题描述

4.2 模型建立

4.2.1 基本假设

4.2.2 参数说明

4.2.3 双目标选址-路径模型

4.3 求解方法

4.3.1 模型分析

4.3.2 求解步骤

4.4 算例分析

4.4.1 算例信息

4.4.2 计算结果

4.4.3 结果分析

4.4.4 算例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环境风险的集成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选址-路径问题

5.1 问题描述

5.1.1 集成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

5.1.2 问题分析

5.2 模型构建

5.2.1 基本假设

5.2.2 参数说明

5.2.3 双目标双商品流选址-路径模型

5.3 求解方法

5.3.1 模型分析

5.3.2 求解步骤

5.4 实例分析

5.4.1 实例背景

5.4.2 计算结果

5.4.3 结果分析

5.4.4 实例结论

5.5 测试分析

5.5.1 数据敏感性测试

5.5.2 网络规模测试

5.5.3 测试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考虑环境风险的集成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选址-路径-能力问题

6.1 问题描述

6.1.1 集成型废矿物油回收体系

6.1.2 问题分析

6.2 模型构建

6.2.1 基本假设

6.2.2 参数说明

6.2.3 双目标双商品流选址-路径-能力模型

6.3 算法设计

6.3.1 模型分析

6.3.2 求解步骤

6.4 实例分析

6.4.1 实例背景

6.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6.4.3 实例结论

6.5 测试分析

6.5.1 数据敏感性测试

6.5.2 网络规模测试

6.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6.5.4 测试小结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危险废物是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几种危险特性,或者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固体或液体物质。近年来,由于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危险废物泄漏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危险废物回收处理的环境风险控制,成为了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行之有效的环境风险控制包含了风险的分析、度量和规避,其中,分析与度量提供了评估风险的方法工具,规避提供了控制风险的决策方案。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潜藏在回收体系的各个环节,覆盖了整个运输网络的关键节点和主要路段。为了科学地分析与度量环境风险,需要充分结合环境的诸多特性,全面评估回收体系的潜在危害。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环境风险,需要合理选择设施建设地点,优化设计车辆运输路线。因此,本论文针对目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的情况,通过借鉴环境科学、交通运输、物流规划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探讨了考虑环境风险的危险废物回收体系选址-路径问题,以期在完善危险废物物流规划体系的同时,为有关部门制定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第1章总结了社会热点问题,确定了危险废物回收体系选址-路径问题的研究视角为环境风险控制;回顾了危险废物选址-路径问题、危险品风险管理、环境容量、逸度模型、扩散模型和选址-路径问题求解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研究了危险废物回收体系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度量。根据危险废物回收处理活动的特点,确定了风险源、风险受体和风险测算依据;借鉴环境容量、逸度模型和扩散模型的理论方法,从有害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界定了危险废物回收体系的环境风险,构建了相应的度量模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第3章探讨了考虑环境容量的分散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选址-路径问题。根据分散型回收体系的“多源多汇”特点,将路径问题定义为多个O-D组合的优化分配和运量分配,确定了选址-路径问题的优化内容;构建了最小化总环境风险、总社会风险和总成本的选址-路径模型,并设计了多阶段求解步骤;最后,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第4章研究了多介质条件下分散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的选址-路径问题。考虑现实路网的限制和回收体系中各类废物流的流向,重新描述了车辆运输路线优化问题的内涵;采用网络流构造方法,建立了总环境风险-总成本最小的选址-路径模型;针对中小规模的问题设计了求解方法,并通过案例检验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第5章研究了有害物质在大气环境中均衡分布的情况下,简单集成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的选址-路径问题。根据集成型回收体系的结构特点,将车辆运输路线分为链式和环式两类;采用双商品流建模方法,引入新的节点集合来拓展原始运输网络,重新定义车辆运输路线,将选址-路径问题解析为单一型的设施选址、复合型的路径优化以及相应的车辆总数配备;设置设施能力和车辆载重有限性约束条件,构建了总环境风险-总成本最小的双商品流选址-路径模型;运用模糊技术设计了求解算法,优化解决了实际问题和测试问题。
  第6章探讨了有害物质在大气环境中非均衡分布的情况下,复杂集成型危险废物回收体系的选址-路径-能力问题。在回收体系内设置下层收集路线和上层转运路线,考虑设施能力设置对环境风险的影响,采用双商品流建模方法,将选址-路径-能力问题的优化内容描述为:双元设施的选址-能力配置、收集-转运路线的优化设计和收集车辆总数的合理配备;在设施能力和车辆载重的限制下,构建了总环境风险-总成本最小的双商品流模型;注重决策者偏好对优化方案的影响,设计了基于目标规划的求解步骤,并以实际案例和测试检验了模型和算法有效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并对未来研究加以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