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以成都市新建大学校园为例
【6h】

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以成都市新建大学校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比较分析法

1.5.5 归纳总结法

1.5.6 技术路线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7 21世纪新建大学校园总体概述

1.7.1 我国新建大学校园概况

1.7.2 外国大学校园建设概况

1.7.3 成都市新建大学校园概况

第2章 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

2.1 生态园林的概念及内涵

2.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生态内涵

2.3 生态园林绿地构成要素分析

2.3.1 自然要素

2.3.2 园林绿地中的人工要素

2.4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

第3章 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

3.1 当代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特点

3.1.1 综合性

3.1.2 开放性

3.1.3 交流性

3.1.4 引导性

3.2 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与校园总体规划的关系

3.3 大学校园绿地系统指标的相关规定

3.4 大学生态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3.4.1 大学生态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3.4.2 大学生态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

3.4.3 大学生态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3.5 大学校园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3.5.1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空间结构分析

3.5.2 大学校园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影响因子分析

3.6 大学校园绿地的树种规划

3.6.1 校园绿地树种规划及其意义

3.6.2 校园绿地树种规划的原则

3.6.3 成都市新建大学校园树种规划现状

3.7 大学校园绿地的分类

3.7.1 道路绿带

3.7.2 交流绿地

3.7.3 生态绿地

3.7.4 庭院绿地

3.7.5 体育运动区绿地

3.7.6 文化展示绿地

3.7.7 植物园或苗圃(教学基地)

3.7.8 防护绿地

第4章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完成后的实施与维护管理

4.1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完成后的实施

4.2 校园绿地系统的维护管理

4.3 以优化利用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绿化养护管理

第5章 实例分析: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绿地系统规划

5.1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概况

5.2 校园总体规划概况及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5.2.1 校园总体规划概况

5.2.2 规划指标

5.3 现状分析

5.3.1 气候

5.3.2 地质地形

5.3.3 水文条件

5.3.4 土壤植被

5.3.5 使用者分析

5.3.6 历史文化

5.4 西南交通大学绿地系统规划

5.4.1 绿地系统规划总体目标

5.4.2 绿地系统规划理念

5.5 绿地系统总体布局

5.6 树种规划

5.7 各类绿地详细规划要点

5.7.1 主干道绿带

5.7.2 交流绿地

5.7.3 生态绿地

5.7.4 生活区庭院绿地

5.7.5 教学区庭院绿地

5.7.6 文体活动区

5.7.7 文化展示绿地

5.7.8 防护绿地

5.8 结论与建议

第6章 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学途径

6.1 校园环境要素及人文社会要素调研分析

6.2 近自然植物群落的园林规划思想

6.2.1 积极运用乡土树种

6.2.2 群落食物链设计

6.2.3 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

6.4 把握尺度

6.4 重视校园水系建设

6.4.1 水体形态规划

6.4.2 驳岸规划设计

6.5 场所精神

6.6 积极利用新理念,新技术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实现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生态性建设的有效途径

7.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良好的绿地景观是大学校园中不可缺少的室外教育空间。新世纪,大学校园的建设开始更多地关注户外空间理论,怎样通过恰当的绿地系统规划来构建有序的校园绿地体系,形成良性循环的校园生态系统,营造一所为学生、教师,生活、学习、施教、科研的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本课题在对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大学校园绿地这一特定园林绿地类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绿地分类、布局结构、树种规划、详细规划等内容。站在生态学的角度对成都市部分新建大学校园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实例分析研究新建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文化性、人性化和艺术性等。根据大学校园中各类绿地的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侧重点,提出新的大学校园绿地分类方法,将大学校园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流绿地、生态绿地、庭院绿地、体育运动区绿地、文化展示绿地、防护绿地、植物园或苗圃(教学基地)等8类,并总结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要求。将生态园林理论、生态规划方法融入到大学校园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中,提出建设大学校园绿地系统的生态学途径——在绿地系统规划前做好校园环境要素及人文社会要素调查分析;在绿地系统规划中融入近自然植物群落的园林规划思想以提高园林绿化水平;科学合理的规划校园尺度;注重校园水系的建设;注重校园绿地场所精神的体现;还要做好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完成后的实施与维护管理。希望为今后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