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油浸式变压器温度场分析与油流对内部温升影响因素研究
【6h】

油浸式变压器温度场分析与油流对内部温升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路法研究现状

1.2.2 数值计算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变压器产热散热过程及流固耦合传热数值计算

2.1 变压器产热散热过程

2.1.1 变压器产热分析

2.1.2 变压器散热分析

2.2 流固耦合传热数值计算理论

2.2.1 固体温度场

2.2.2 固液耦合界面

2.2.3 油流速度温度场

2.3 流固耦合传热的数值计算方法与步骤

2.3.1 数值计算方法

2.3.2 数值求解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油循环变压器温度与油流流固耦合计算研究

3.1 强油循环油流温度场数值计算

3.1.1 物理模型

3.1.2 数学模型

3.1.3 材料物性参数

3.1.4 边界条件

3.2 温度与流场分布计算结果分析

3.2.1 变压器内部温度场分布

3.2.2 变压器内部流场分布

3.2.3 温度分布与流场的关系

3.3 入口流量与温升的关系

3.3.1 入口油流速度与高压绕组温升的关系

3.3.2 入口油流速度与低压绕组温升的关系

3.3.3 入口油流速度与铁心温升的关系

3.4 入口流速与油道流速的关系

3.5 入口油温与各部分温升的关系

3.6 负载系数与温升的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然油循环变压器温度与油流流固耦合计算研究

4.1 自然油循环油流温度场数值计算

4.1.1 物理模型

4.1.2 数学模型

4.1.3 材料物性参数

4.1.4 边界条件

4.2 温度场与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4.2.1 无绝缘筒温度场流场分布

4.2.2 有绝缘筒温度场流场分布

4.2.3 有导向温度场流场分布

4.2.4 不同结构对比分析

4.3 温升影响因素分析

4.3.1 负载系数的影响

4.3.2 散热器高度的影响

4.3.3 水平油道高度的影响

4.3.4 环境温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油浸式变压器广泛使用在各个等级的电网中,变压器的可靠安全是电网稳定运行的保证。由于变压器是一次设备,运行环境比较恶劣,特别是由于变压器损耗产生的热严重影响变压器内部绝缘部件的寿命,在大型变压器内部表现的更为严重。在强油循环变压器中,采用油泵的强油循环冷却变压器,在油流速过快的情况下,产生油流带电现象,不利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油流速过慢,又不利于散热。因此,探究流场与温度分布的关系,对控制变压器内部油流速,降低变压器温升,提高其绝缘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自然油循环变压器,油流是由温度导致密度变化产生的受迫流动,油流速度低,散热效果差,影响温度的因素较多也较复杂,研究结构对油流和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环境、负载等外界因素对温升的影响,对改善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和运行环境有重要价值。
   通过分析变压器内部热源、强油循环和自然油循环变压器散热的方式和途径,建立了变压器内部热传导数值计算微分方程,提出了固液交界面上的对流换热系数求解方法。
   建立强油循环变压器二维k-ε两方程湍流流固油流温度场耦合传热数值模型。运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温度场和油流场的分布,分析了油流场与温度场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入口流量与变压器内部各油道流速的关系,探讨了流速与温升的关系,分析了入口油流温度和负载系数与变压器内部温升的关系。
   建立自然油循环变压器二维封闭区域内受迫的层流流固油流温度场耦合传热数值模型。研究了三种不同结构(无绝缘结构、有绝缘结构、有绝缘和导向结构)的模型,分析了受迫油流与温度场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三种结构对温升与油流的影响,探讨了负载系数、散热器高度、径向油道高度、环境温度对变压器内部温升的影响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