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地震烈度区大型水电工程对岩土工程性质的影响研究
【6h】

高地震烈度区大型水电工程对岩土工程性质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汶川处在我国重要的南北向地震带上,而其中的龙门山断裂带是非常重要的发震构造,历史上曾屡次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后,有些媒体或专家将地震的发生归咎于西南地区的水电建设。那么,就给公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般的水电建设工程对高地震烈度区岩土性质影响多大,是否能诱发地震?
   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将显著改变库岸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而影响土体的稳定状态。分析其影响,方面诸多,本论文主要从对地质构造、岩土结构特征、岩体的风化、水的浸泡作用、地下水作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研究和阐述。1.地质构造影响,当岩体中的节理裂隙在大气降雨或者库水浸泡、涨落的影响下,裂隙充填物的抗剪强度急剧降低,岩体将失稳。2.岩土结构特征,岸坡岩土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决定塌岸的程度,所以说岸坡岩土结构是影响塌岸程度和塌岸范围的主要内在因素。相同条件下,各种岩土岸坡,具有不同的抗剪强度,抗冲刷能力和崩解性,它们对塌岸的范围、速度和类型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3.岩体的风化、卸荷作用是影响岩质库岸稳定的重要因素,岩体风化卸荷作用发育的越强烈,岩质库岸的塌岸程度和范围就越大。4.水库蓄水后水的浸泡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软化及泥化作用,降低土体强度;通过干缩、湿胀与崩解,破坏土体结构;通过孔隙水压力效应,减小岩土体在破坏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在库水长时间的浸泡下,土体稳定性相应降低,部分蓄水前处于临界状态的崩滑体将会失稳变形,蓄水前就不稳定和正在变形的崩滑体将加剧变形。5.地下水作用,地下水作用主要表现在当库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致使土石层迅速充水,导致土层底部浸水,强度降低,从而造成库岸的侵蚀与坍塌。
   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水库蓄水而引起水库区以及库水影响所及的邻近地区新出现的地震现象,或原有地震活动性的明显改变。自1975年第一届国际诱发地震会议以来,经过研究的与水库蓄水有关的地震活动性变化的事例迅速增多。其中有的是活动性(频度、强度)增加,这类事例公认的约有百余例;活动性减弱的事例也有几例,绝大多数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性没有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