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圆阵声纳自适应波束形成原理及FPGA实现
【6h】

圆阵声纳自适应波束形成原理及FPGA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主动声纳波束形成的发展与现状

1.3高速数据处理设计的发展与现状

1.4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主动声纳波束形成原理及算法

2.1主动声纳信号

2.1.1主动声纳信号分析

2.1.2正交采样获取复基带信号

2.2声纳阵列

2.2.1阵列的作用

2.2.2基阵流形的分类

2.3波束形成原理及方法

2.3.1波束指向性及指向性函数

2.3.2常规波束形成(CBF)

2.3.3自适应波束形成(ABF)

2.3.4均匀线阵的波束形成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均匀圆阵波束形成

3.1圆阵数学模型的建立

3.2有向阵元圆阵列的波束形成和方向图特性

3.2.1均匀圆阵波束形成指向性函数

3.2.2圆阵波束图与阵列的关系

3.2.3阵元辐射函数和方向性因子的引入

3.2.4有向阵元圆阵的波束图指向函数

3.3仿真波形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自适应波束形成

4.1自适应波束形成原理

4.2常用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4.2.1自适应最优化准则

4.2.2常用算法简介

4.3基于最小均方算法的自适应波束形成

4.3.1最小均方算法的推导

4.3.2最小均方算法的参数选取

4.3.3延时最小均方(DLMS)算法

4.3.4 LMS算法与DLMS算法性能比较

4.3.5 DLMS的并行算法

4.4并行延时最小均方误差圆形阵列自适应波束形成

4.4.1基于PDLMS算法的自适应波束形成

4.4.2 DLMS自适应圆形阵列波束形成仿真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圆阵自适应波束形成的FPGA实现

5.1波束形成并行结构系统设计

5.1.1系统硬件结构

5.1.2系统FPGA软件模块设计

5.2系统组成模块

5.2.1系统控制信号模块

5.2.2空间滤波器的实现

5.2.3系统数据存储器

5.2.4系统其它模块

5.3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

展开▼

摘要

波束形成模块是声纳信号处理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为在空域上加强来自某一方向的信号,抑制干扰,同时探测目标的方位。因此,波束形成模块的研究在水下探测器、水下武器引信等声纳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阵列波束形成的原理对圆阵自适应波束形成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首先,本文概述了声纳波束形成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基于本课题所研究的主动声纳模型,分析了主动声纳信号,提出应用复基带信号进行波束形成的方案;对接收波束形成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推导和论述。 其次,本文重点对均匀圆形阵列流形的波束形成作了详细分析和波束图函数推导,并且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对LMS自适应算法进行了介绍,由对LMS算法的分析推导了DLMS算法,并对LMS算法和DLMS算法进行了分析,并将DLMS算法应用于均匀圆阵波束形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FIR滤波架构的DLMS算法以牺牲部分收敛速度为代价,可获得高速并行处理能力。DLMS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能使目标方向信号加强,同时将干扰信号零陷。 最后,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的并行度为2的8阵元DLMS自适应波束形成设计思路以及实现方法。系统的整体结构采用了并行处理架构,而在单个支路采用了流水线技术。并应用硬件描述(VHDL)语言在QuartusⅡ4.0环境下设计了各软件模块和功能仿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