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IEC 61850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保护IED的研究和设计
【6h】

基于IEC 61850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保护IED的研究和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选题背景

1.3国内外IEC 61850的研究及其发展现状

1.3.1国外IEC 61850的研究及其发展现状

1.3.1国内IEC 61850的研究及其发展现状

1.4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IEC 61850分析

2.1 IEC 61850概述

2.2 IEC 61850的核心内容

2.2.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逻辑节点

2.2.2面向对象的建模

2.2.3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

2.2.4特定通信服务接口SCSM

2.2.5系统项目管理和IED的配置管理

第3章基于IEC 61850的输电线路保护IED距离保护研究

3.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输电线路保护IED

3.2基于IEC 61850的输电线路保护IED框架

3.3距离保护信息模型的设计

3.3.1服务器和逻辑设备的设计

3.3.2逻辑节点的信息建模

3.3.3逻辑节点数据建模

3.3.4距离保护的动态模型的UML描述

第4章输电线路保护IED的软硬件实现的研究

4.1输电线路保护IED的软件实现

4.1.1软件开发的一般方法

4.1.2传统微机保护IED中的软件实现

4.1.3基于IEC 61850的输电线路保护IED的软件实现

4.2基于IEC 61850的输电线路保护IED的硬件平台探讨

4.2.1 IED的统一硬件平台设计

4.2.2保护IED的硬件实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担负着电能转换和分配的任务,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计算机在继电保护应用中的深入,智能电子设备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 论文首先研究和分析了工EC 61850的技术核心内容,指出IEC61850的最大特点就是引入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对变电站内的功能进行统一的信息建模,IEC 61850的核心—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就是一整套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及其服务的集合。 论文对输电线路保护中的距离保护进行了信息分层建模,并就逻辑节点之间的信息传输进行了动态分析,说明了在IEC 61850中,各设备间的信息交换实质上是逻辑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对传统的微机距离保护结构化的流程进行了解祸分析,将自动化功能映射至各逻辑节点以及建立逻辑节点中的数据对象及其属性。在基于IEC 6185。信息建模的基础上,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对距离保护中关键类的实现进行了探讨。定义了关键类模块之后,主程序利用其消息传递完成由逻辑节点实现的分布式功能。 最后,论文给出了工ED的统一硬件平台设计方案,在借鉴目前国内对IED进行基于工EC 61850改造的硬件平台设计的基础上对IED的硬件平台的实现作了有益的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