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司汤达的精神世界在《红与黑》中的投射
【6h】

司汤达的精神世界在《红与黑》中的投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司汤达的情感经历与于连形象

第一节 司汤达的不幸童年与于连的极度自尊

第二节 司汤达的俄狄浦斯情结、浪漫情怀与于连的情感取向

第二章 司汤达的政治观念与于连形象

第一节 司汤达对拿破仑的崇拜与于连的权利欲望

第二节 司汤达对贵族阶层的憎恶与于连的反抗精神

第三章 司汤达的宗教理念、启蒙思想与于连形象

第一节 司汤达的无神论思想与于连对教会的背弃

第二节 司汤达的启蒙思想与于连的自由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读者与外国文学评论界研究、关注的焦点。围绕这部小说所描绘的社会内容、主人公于连的性格、形象,他与贵妇名媛的爱情、红与黑的象征意义等层面,人们已经展开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除了这些研究成果之外,笔者认为,司汤达的精神世界在《红与黑》中的投射是一个有创意的研究角度。于连是那个时代法国社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于连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平民意识、人格尊严、宗教观念、精神追求、生活经历、俄狄浦斯情结、个性、气质以及梦想无不是作者主体在作品中的投射。
   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把自己对封建贵族的憎恨、小资产阶级的悲惨生活情境、对启蒙思想的热爱及对拿破仑的极度崇拜毫不掩饰地投射到了主人公于连的身上。司汤达本我的情感经历是于连不幸童年与极度自尊、极深的俄狄浦斯情结及于连渴望平等爱情的情感基础;司汤达的政治观念塑造了于连对拿破仑的极度崇拜及权利欲望、对贵族阶层的憎恶与平民的反抗精神;司汤达的宗教理念、启蒙思想奠定了于连的无神论思想及对教会的最终背弃。
   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分析文本,我们不但可以透视于连的精神世界、思想历程、反抗意识及反抗勇气,更好地理解文本投射的深刻社会主题,更能使我们理解于连即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人司汤达在其作品中的形象投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