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应分析原理及其在社会学上的应用
【6h】

对应分析原理及其在社会学上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研究背景

第三节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框架

第二章什么是对应分析

第一节对应分析的定义和假设条件

2.1.1对应分析的定义

2.1.2对应分析的假设条件

第二节对应分析的基本理论

2.2.1相关概念

2.2.2基本原理

2.2.3操作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多元对应分析

第三章传统处理定类数据方法的局限性研究

第一节列联表的局限性

第二节对应分析是处理定类数据的有效工具

第四章对应分析与对数线性模型的比较

第一节对数线性模型简介(Log-linear模型)

第二节对应分析与对数线性模型的比较

4.2.1对数线性模型原理

4.2.2与对应分析的比较

第五章对应分析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利益表达方式研究

5.1.1基本情况分析

5.1.2对应分析过程与结果

第二节社会阶层结构研究

5.2.1研究设计

5.2.2资料预分析

5.2.3研究过程与结论

第六章讨论

第一节数据类型上的考虑

第二节对应分析的优缺点

6.2.1对应分析的优势

6.2.2对应分析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探讨了对应分析原理及其在社会学上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交叉列联表对分类变量相关性的检验和测量都存在局限性,而对应分析不仅能够解决此类问题,并且能够获得许多列联分析无法揭示的信息,是处理定类数据非常有效的工具。与对数线性模型相比,对应分析更加简便,它无需经历复杂的模型建构过程,但对数线性模型更加精细,对应分析是非常有助于探测那些值得用其他方法进一步加以考虑的模型。本文运用SPSS对应分析程序和多元对应分析程序研究了我们国家转型期间城镇居民的一些行为态度特征,讲解了两种对应分析过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以进一步认识这种方法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