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长蝽科成虫臭腺表皮及腹部毛点毛细微结构的研究(半翅目)
【6h】

地长蝽科成虫臭腺表皮及腹部毛点毛细微结构的研究(半翅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文名称索引及拉丁学名索引

声明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的研究简况

第一节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的分类系统

第二节全缝长蝽亚科Plinthisinae的分类地位

第三章昆虫表皮附属结构的研究概况

第一节总论

第二节异翅亚目胸部臭腺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异翅亚目腹部毛点毛的研究概况

第四章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研究材料

第二节研究方法

4.2.1样品的前处理

4.2.2样品的观察及描述方法

第五章地长蝽科胸部臭腺蒸发域及腹部毛点毛的细微结构

第一节地长蝽亚科胸部臭腺蒸发域的细微结构

5.1.1蒸发域在中胸侧板上的分布

5.1.2后胸侧板上蒸发域延伸的宽度

5.1.3臭腺沟缘的形状

5.1.4臭腺沟缘顶端的细微结构

5.1.5中、后胸侧板节间缝内的细微结构

5.1.6蒸发域上的细微结构

第二节地长蝽亚科腹部毛点毛的细微结构

5.2.1第4腹节腹中线附近毛点毛的分布

5.2.2第5腹节腹面亚侧缘毛点毛的分布

5.2.3第5腹节腹面亚侧缘毛点毛的细微结构

第三节全缝长蝽亚科胸部臭腺蒸发域及腹部毛点毛的细微结构

第四节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是关于地长蝽科成虫胸部臭腺蒸发域及腹部毛点毛细微结构的研究。论文包括五部分,即引言、地长蝽科的研究简况、昆虫表皮附属结构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与方法及研究结果。 在引言中阐述了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旨在通过研究半翅目昆虫表皮细微结构的多样性,为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更为细致、精确的信息,开发有价值的特征。 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地长蝽科系统发育与分类系统的研究简况,并专门对其中全缝长蝽亚科的分类地位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第三部分回顾了世界范围内关于昆虫表皮附属结构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半翅目成虫胸部臭腺蒸发域和腹部毛点毛的研究情况。 在第四部分的研究材料与方法中,给出了研究所用标本的信息;并对实验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本研究所用标本均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所。 第五部分给出了地长蝽科成虫胸部臭腺蒸发域及腹部毛点毛细微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在该部分提供了扫描电镜照片106幅。 本论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地长蝽亚科9族45个属及全缝长蝽亚科1个属的成虫胸部臭腺蒸发域在中胸侧板上的分布、在后胸侧板上延伸的宽度,臭腺沟缘的形状,臭腺沟缘顶端的细微结构,中、后胸侧板节间缝内的细微结构,蒸发域上的细微结构,第4、5腹节腹面毛点毛的分布和细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臭腺蒸发域在中胸侧板上的分布类型、后胸侧板上蒸发域宽度占后胸侧板宽度的比例、臭腺沟缘的形状、臭腺沟缘顶端的细微结构只在区分部分族或族内部分属时有分类学价值。(2)中、后胸侧板节间缝内的细微结构复杂多样,但此前未曾用于地长蝽亚科的分类,它在族级和属级阶元的划分中有很高的分类学价值。此结构可能会有效的阻止臭腺分泌物向身体内部的流动,以减少分泌物对虫体自身的伤害。(3)在地长蝽亚科中,后胸侧板中部蒸发域上小室的构成方式比较一致;薄片的类型在族内区分属时具有一定的价值;小室内分布有脊,但吸血族的斜眼长蝽属例外,其小室内无明显脊存在,表明其臭腺功能弱化。(4)第5腹节腹面亚侧缘毛点毛的细微结构被划分为三个类型,可用于族的划分,但在属的区分上缺乏分类价值。(5)全缝长蝽亚科在中胸侧板上蒸发域的分布类型,臭腺沟缘的形状,中、后胸侧板节间缝内细微结构,蒸发域表面的细微结构和腹部毛点毛细微结构等细微特征上与地长蝽亚科各族均明显不同,表明其分类地位的独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