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
【6h】

中国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KEY WORDS:Population urbanization, Economic urbani

3.3.4 实证分析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现状

1.2.2 其它国家地区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章节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章节框架

图1-1 章节框架图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国城镇化与碳排放现状

2.1 中国各省份城镇化发展现状

2.2 中国各省份碳排放现状

表2-1 各种折标煤系数和碳排放系数

2.3 本章小结

中国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3.1 理论模型

表3-1 研究中使用的变量的定义

3.2中国30个省份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

3.2.1 研究方法

3.2.2 描述性统计量

表3-2 全部省份描述性统计量

3.2.3 实证结果

表3-3 全部省份面板回归估计结果

3.2.4 实证分析

3.3 中国不同人口城镇化区域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

3.3.1 研究方法

3.3.2 描述性统计量

表3-4 较高人口城镇化区域描述性统计量

3.3.3 实证结果

表3-7 按人口城镇化分区域估计结果

3.3.4 实证分析

3.4 中国不同经济城镇化区域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

3.4.1 研究方法

3.4.2 描述性统计量

表3-8 较高经济城镇化区域描述性统计量

表3-9 中等经济城镇化区域描述性统计量

表3-10 较低经济城镇化区域描述性统计量

3.4.3 实证结果

表3-11 按经济城镇化分区域估计结果

3.4.4 实证分析

3.5 中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

3.5.1 研究方法

3.5.2 描述性统计量

3.5.3 实证结果

表3-15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区域估计结果

3.5.4 实证分析

3.6 中国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弹性不同区域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

3.6.1 研究方法

表3-16 各省份时间序列回归结果

图3-10 弹性系数显著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碳排放影响弹性系数

表3-17 区域划分结果

3.6.2 描述性统计量

3.6.3 实证结果

表3-21 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碳排放影响弹性分区域面板估计结果

3.6.4 实证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原因。中国各省份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相应的碳排放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现有文献中有很多研究城镇化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但都是基于人口城镇化进行的,很少有学者从其它维度来研究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综合以上情况,本文选取了中国30个省份1995年到2015年碳排放的相关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对整个中国范围内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区域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展开研究。最后本文还使用各省份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根据各省份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弹性的差异分区域进行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1)在整个中国范围内,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2)在人口城镇化率较低的区域,人口城镇化的增加会降低碳排放;而在人口城镇化率较高和较低的区域,经济城镇化均对碳排放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随着经济城镇化率的降低,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及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负向影响趋势逐渐增强。(4)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城镇化的增加会降低碳排放;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增加会增加碳排放,经济城镇化的增加会降低碳排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增加会降低碳排放。(5)在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的区域,人口城镇化及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影响较小的区域,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条件下降低碳排放是中国政府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国各省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也不相同,本文中的研究成果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控制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