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使用反相气相色谱法表征合成纤维表面润湿性
【6h】

使用反相气相色谱法表征合成纤维表面润湿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油水分离

1.3 表面润湿性

1.4 反相气相色谱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原料与试剂

2. 2 纱线的性质

2.3 反相气相色谱

第三章 相关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3.1 吉布斯表面自由能的计算

3.2吸附焓的计算

3.3吉布斯表面自由能色散分量(γdS)的计算

3. 4 不同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烃类化合物对于合成纤维表面的亲和性

4.1 实验设计

4.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酯类化合物对于合成纤维表面的亲和性

5.1 实验设计

5.2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对于合成纤维表面的亲和性

6.1 实验设计

6.2 结果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采用聚结法进行油水分离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聚结元件,而聚结元件的表面润湿性即油相或水相液体附着到材料表面的倾向性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目前,关于表面润湿性的研究大多以表面能作为判断依据,但常见的测定表面能的方法往往并不适用于聚结元件。本文尝试将反相气相色谱法应用于纤维类聚结元件的表面润湿性表征。
  本文选择聚丙烯纤维、聚癸二酰己二胺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作为研究对象。以正构烷烃为探针分子,测定了合成纤维在不同温度下的吉布斯表面自由能色散分量;以酯类化合物为探针分子,测定了其在合成纤维表面的吸附焓;以蒸馏水为探针分子,测定了其在色谱柱中的净保留体积以及在聚癸二酰己二胺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表面的吸附焓。以上述参数为判断依据,表征了合成纤维的表面润湿性,并探究了温度、纤维化学结构单元、纱线的线体结构和探针分子碳原子数等因素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合成纤维的化学结构单元是其表面润湿性的决定性因素:正构烷烃对于聚丙烯纤维表面的亲和性较好;酯类化合物和水则对于聚癸二酰己二胺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表面的亲和性较好;纱线的线体结构直接影响合成纤维受热时的膨胀程度,从而影响吉布斯表面自由能色散分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酯类化合物在合成纤维表面的吸附焓以及水的净保留体积;探针分子碳原子数影响着探针分子在合成纤维表面的吸附焓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反相气相色谱法快速简单,样品和试剂的用量很少,弥补了现有测量方法的不足,是一种能够有效表征纤维类聚结元件表面润湿性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