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研究
【6h】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背景

1.2矿区生态环境研究的意义

1.2.1可持续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

1.2.2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是矿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生态工业理论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实践

2.1生态工业的起源及理论基础

2.2生态工业

2.2.1生态工业的概念

2.2.2生态工业的基本特征

2.2.3生态工业的基本原则

2.3生态工业系统

2.4生态工业体系的基本形式

2.5生态工业在国内外的实践和发展

第三章 矿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成因

3.1生态环境的概念

3.2矿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3.2.1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

3.2.2加剧矿区的供水紧张

3.2.3废气排放污染大气环境

3.2.4煤尘污染环境

3.2.5煤炭的非洁净利用造成大气的严重污染

3.3矿区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3.4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3.5国内外煤炭矿区环境治理综述

第四章 煤炭生态矿区建设模式和方法

4.1生态矿区建设的目标

4.2基本思路

4.3生态矿区的建设规划

4.3.1清洁生产规划

4.3.2新农村建设规划

4.3.3生态农业规划

4.3.4煤炭开采和精深加工规划

4.3.5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规划

4.4矿区生态管理模式

第五章 禹州市扒村煤电化工生态园建设方案设计

5.1项目规划的背景

5.2扒村生态园的规划方案

5.3效益分析

5.4效益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生态工业”的全新理念来研究矿区的工业体系构架环境,通过矿区拉长煤炭矿区各产出物的加工链条,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共生共赢矿区生态工业体系,使矿区的各项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和最佳的利用,在实现矿区污染物的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矿区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的同时,实现矿区经济的增量化,形成矿区的核心产业和竞争力,最终实现矿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之目的。 本文以矿区的主、副产品资源利用及其与矿区生态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中,首先描述矿区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从研究矿区主产业链入手,按照生态工业共生理论,以主产业链按照减量化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和副产品(排放物)的综合利用加工增值为突破口,运用价值链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矿区生态产业链条各环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研究和实证研究,提炼出以“绿色开采”技术为基础,以煤炭的精深加工为主线、废弃物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辅助的生态矿区规划构架,实现污染物的治理从末端治理到过程治理,促进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勾画出了一条比较科学的煤炭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链条。 通过研究生态工业理念和研究副产品价值链的规律,得出生态矿区建设是矿区环境优化、实现矿区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企业与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生态工业理论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将各种资源得到合理地配置,都将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对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