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EGR技术降低涡轮增压内燃机排气污染的研究
【6h】

利用EGR技术降低涡轮增压内燃机排气污染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 EGR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状况

1.3 EGR的分类

1.4 EGR技术与同类相关技术的比较

1.5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EGR工作原理及文曲利管的设计

2.1 NOx的生成机理

2.2 EGR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基本原理

2.3涡轮增压柴油机EGR系统的分析

2.4文曲利管的设计

2.4.1文曲利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2.4.2文曲利管EGR系统的设计原则

2.4.3文取利管的设计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并联文曲利管EGR系统试验结果及分析

3.1并联文曲利管EGR系统的设计原则

3.2并联文曲利管EGR系统的主要部件

3.2.1 EGR阀

3.2.2 EGR冷却器

3.3并联文曲利管EGR系统的总体布置

3.4 EGR率的测量

3.5并联文曲利管EGR系统流动特性的分析

3.5.1试验基本策略

3.5.2 EGR系统流动特性分析

3.6 EGR系统对柴油机排放参数及整机性能的影响

3.6.1 EGR率与NOx排放的关系

3.6.2 EGR率与烟度的关系

3.6.3 EGR率与油耗率的关系

3.7冷却EGR试验及其试验结果分析

3.7.1.冷却EGR的基本原理

3.7.2无EGR冷却器时的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3.8本章小结

第四章为降低发动机摔气污染的凸轮型线拟合与设计

4.1发动机配气凸轮发展概述

4.2发动机配气凸轮升程曲线的拟合

4.2.1配气凸轮型线拟合的基本思想

4.2.2发动机配气凸轮型线的拟合

4.2.3对挺柱升程表进行拟合的数值方法

4.3凸轮型线拟合的主要内容

4.3.1缓冲段曲线拟合

4.3.2基本段曲线拟合

4.3.3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4.4排气门二次开启的设计

4.4.1具有二次开启功能的排气凸轮设计方法

4.4.2缓冲段设计

4.4.3基本段设计

4.4.4排气门二次开启方案的对比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5.1全文总结

5.2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NOx的危害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柴油机作为汽车主要的动力源,其NOx的排放控制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废气再循环(EGR)被公认为是可以应用在发动机上比较有效的净化NOx排放的技术。 本文系统的论述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外部EGR和内部EGR技术,对发动机NOx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外部EGR和内部EGR降低NOx排放的原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对外部EGR在涡轮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主要内容包括: (1)废气再循环技术是目前降低NOx排放的有效措施,但涡轮增压柴油机在高负荷时的平均排气压力低于平均进气压力,简单的将EGR管从排气管接到进气管,废气再循环难以实现。本文以一台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带有文曲利管的并联EGR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较小地损失充气效率的情况下,将排气较为容易的引入到进气管,并与之混合,然后使混合气的静压力在扩压管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本文研究了文曲利管的流动特性,并通过试验找出了为达到Tier2排放法规要求的各工况下所需的EGR率,以及各工况下EGR率与NOx、烟度、油耗的关系。得到了各工况下兼顾满足NOx、油耗、颗粒排放等指标的EGR率范围。并研究了冷却EGR对NOx排放的影响。EGR经过冷却后降低NOx的效果更加明显,这些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2)本文还对通过改变配气凸轮相位和设计新的凸轮型线来实现内部EGR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即通过减小气门重叠角,设计新的凸轮型线,来减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HC和NOx排放。 最后,本文还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内部EGR进行了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