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合智能天线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技术
【6h】

结合智能天线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技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3G的发展状况

§1.2 WCDMA系统概述

1.2.1 WCDMA系统整体结构

1.2.2 WCDMA的分层结构

1.2.3 WCDMA的关键技术

§1.3本文研究重点

第二章 多用户检测技术

引言

§2.1多用户检测基础

2.1.1 CDMA系统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2.1.2 CDMA系统传统的干扰抑制方法

2.1.3主要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2.2多用户检测算法

2.2.1最优多用户检测器

2.2.2线性多用户检测器

2.2.3干扰对消检测器

第三章性能指标分析

引言

§3.1误码率

3.1.1单用户接收机误码率

3.1.2多用户接收机误码率

§3.2渐近多用户有效性与抗远近能力

第四章 结合智能天线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

§4.1智能天线技术

4.1.1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4.1.2智能天线分类

4.1.3智能天线抑制多址干扰的分析

§4.2多径衰落信道下的多用户检测器

§4.3自适应MMSE多用户检测器

§4.4联合自适应多用户检测

4.4.1系统模型

4.4.2信号检测

4.4.3仿真和结果分析

第五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旨在提出一个以多用户检测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接收系统,所以该文首先依次介绍了多用户检测的基础知识和几种常用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详细分析了多用户检测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性能指标;然后分析了智能天线和自适应信号检测等技术;最后提出一种结合这几种技术的多用户检测接收系统方案.该文采用最小均方(LMS)自适应算法,从多用户检测角度看,采用的是最小均方误差(MMSE)多用户检测算法.该文利用MATLAB仿真平台,建立了扩频通信和多用户检测系统模型,分别对单用户和多用户误码率进行了仿真比较,对传统检测和多用户检测进行了仿真比较,并且对系统的抗远近效应以及LMS算法的收敛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自适应跟踪信道变化,有效消除多址干扰,并具备良好的抗远近效应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