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及其双层针织物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6h】

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及其双层针织物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蓄热调温纤维的制备

1.2.2 蓄热调温纤维混纺工艺的研究现状

1.2.3 智能调温混织产品的研究现状

1.2.4 智能调温产品的调温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状况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1 蓄热调温纤维与羊绒的纤维性能研究

1.4.2 智能调温羊绒纱的研制

1.4.3 智能调温羊绒纱的性能研究

1.4.4 双层组织的设计及织制

1.4.5 织物性能研究

第二章 智能调温羊绒混纺纱的研制

2.1 智能调温纤维性能研究

2.1.1 蓄热调温纤维的调温机理概述

2.1.2 蓄热调温纤维的形态结构分析

2.1.3 蓄热调温纤维成纱性能分析

2.1.4 蓄热调温纤维调温性能分析

2.2 智能调温羊绒混纺纱的纺制

2.2.1 原料的选择

2.2.2 纺纱工艺流程

2.2.3 主要纺纱工序及技术参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径向分布研究

3.1 混纺纱中纤维转移机理

3.1.1 环锭纱中纤维转移机理

3.1.2 紧密纱中纤维转移机理

3.2 纤维转移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3.3 纤维转移研究方法

3.3.1 纤维在纱中的排列状态

3.3.2 混纺纱径向分布分析方法

3.4 实验部分

3.4.1 试验准备

3.4.2 数据计算

3.5 结果分析

3.5.1 蓄热调温纤维含量对混纺纱径向分布的影响

3.5.2 成纱方法对混纺纱径向分布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的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纱线强力测试

4.1.2 纱线毛羽测试

4.1.3 纱线乌式条干均匀度测试

4.1.4 热调节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混纺比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4.2.2 成纱方法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蓄热调温羊绒双层针织物的织制与性能研究

5.1 蓄热调温羊绒双层针织物的织制

5.1.1 设计思路

5.1.2 组织设计

5.1.3 织造工艺设计

5.2 实验部分

5.2.1 织物风格测试

5.2.2 织物热调节性能测试

5.2.3 织物透气、透湿性测试

5.3 织物风格测试结果与分析

5.3.1 组织结构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5.3.2 蓄热调温纤维含量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5.3.3 成纱方法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5.4 织物热调节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5.4.1 组织结构对织物热调节性能的影响

5.4.2 蓄热调温纤维含量对织物热调节性能的影响

5.4.3 成纱方法对织物热调节性能的影响

5.5 双层织物透气、透湿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5.5.1 蓄热调温纤维含量对织物透气透湿性能的影响

5.5.2 成纱方法对织物透气透湿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蓄热调温纤维是利用微胶囊技术将相变材料植入纤维中研制出的一种具有双向调温的新纤维。羊绒是名贵的纺织纤维,具有“滑、柔、糯”的特点,但羊绒纤维产品受地域和季节的限制。本课题使用蓄热调温纤维与羊绒混纺开发一种智能调温羊绒纱,并设计双层组织开发双向调温织物,使织物既保留羊绒风格又具有调温功能,从而改善服装舒适性,拓宽羊绒产品的应用领域。
   本课题基于对两种纤维结构、性能及其可纺性的研究,选择了半精纺工艺及条子混合方式,为使纱线充分体现羊绒纤维的风格特性又兼具调温功能,分别设计了30/70、40/60、50/50等3种不同的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比,及环锭纺与紧密纺两种不同的成纱方法。通过对混纺纱的截面进行切片分析,计算了混纺纱中各纤维的汉密尔顿转移指,研究了纤维含量、成纱方法对纤维在混纺纱径向分布的影响。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分别研究了蓄热调温纤维含量及成纱方法对混纺纱的拉伸性能、表面毛羽、条干均匀度及混纺纱热焓值的影响。
   在成功开发出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后设计了集圈式双层针织组织结构,并采用电脑针织横机织造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针织物。集圈式双层组织由三种纱线交织,外层使用纯羊绒纱线,里层使用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中间连接线使用纯蓄热调温纱线。为研究了组织结构、蓄热调温纤维含量、成纱方法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在相同的织造工艺条件下,织造了9种不同结构、不同纱线配置的织物,分别对织物的风格、保暖性、热阻、透气透湿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紧密纺混纺纱在强伸性、毛羽、条干等性能方面均比环锭纺混纺纱好,且紧密纺混纺纱中羊绒纤维较多的分布在纱的外层。不同混比的混纺纱中,40/60蓄热调温纤维/羊绒混纺纱的性能较好,并具有调温的功能。
   与单层织物相比,双层结构有利于缩小纯羊绒织物与混纺纱织物间的风格差异,且热调节性能较好。织物结构相同时,随着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织物与纯羊绒织物间的风格差异较大,但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得到改善。与环锭纺织物相比,紧密纺织物的拉伸性能及滑爽性较好,柔软性及压缩性能下降,透气透湿性较好,经水洗测试后,紧密纺织物温度调节效果的保持性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