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MgAlO粉体的对比研究
【6h】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MgAlO粉体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镁铝尖晶石的结构与性质

1.2 镁铝尖晶石的应用

1.2.1 镁铝尖晶石透明多晶陶瓷

1.2.2 镁铝尖晶石单晶材料

1.2.3 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

1.2.4 镁铝尖晶石催化剂

1.3 镁铝尖晶石的一般制备方法

1.3.1 固相法

1.3.2 沉淀法

1.3.3 溶胶-凝胶法

1.3.4 水热合成法

1.3.5 燃烧合成法

1.3.6 溶剂蒸发法

1.3.7 超临界法

1.3.8 镁铝尖晶石粉体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1.3.9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的合成工艺

2.2.1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原理

2.2.2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工艺流程

2.3 溶胶-凝胶法的合成工艺

2.3.1 溶胶.凝胶法反应原理

2.3.2 溶胶凝胶法工艺流程

2.4 分析表征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2 热重分析(TG)

2.4.3 透射电镜分析(TEM)

2.4.4 扫描电镜分析(SEM)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MgA1204粉体的研究

3.1.1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MgAI204粉体的热分析

3.1.2 煅烧温度对纳米MgAl204粉体形貌的影响

3.1.3 单体与网络交联剂比例对纳米MgA1204粉体的影响

3.1.4 加水量对纳米MgAh04粉体分散性的影响

3.2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MgA1204粉体的研究

3.2.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MgAI204粉体的XRD分析

3.2.2 煅烧温度对纳米MgAI204粉体的影响

3.2.3 加水量对溶胶和纳米MgA1204粉体的影响

3.2.4 pH值对对溶胶和纳米MgA12O4粉体的影响

3.3 粉体形成团聚的机理及消除方法的研究

3.3.1 粉体形成团聚的过程与机理

3.3.2 消除硬团聚的方法的探讨

3.3.3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消除团聚方法的研究

3.3.4 溶胶-凝胶法消除团聚方法的研究

3.4、 两种凝胶法制备纳米MgAl2O4粉体的对比研究

3.4.1 两种制备方法原料的选择

3.4.2 两种制备方法煅烧温度的对比

3.4.3 两种制各方法制备时间的对比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镁铝尖晶石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出色的光学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透明陶瓷、传感器等众多领域。而粉体的纯度和粒度将直接影响镁铝尖晶石制品的性能。本研究以制备分散性好、晶粒规整、粒径较小的纳米镁铝尖晶石粉体为目标,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法进行对比实验,同时探讨了制备过程粉体团聚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以AI(N03)3·9H20和Mg(N03)2·6H20为原料,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网络交联剂,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得的镁铝尖晶石纳米粉体粒径均匀,分散良好,晶体呈不规则椭球状,平均粒径约20nm;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1000℃,单体与网络交联剂质量比5:1,加水量lOOml(丙烯酰胺5wt%)。
   以Mg(N03)2·6H20和异丙醇铝为原料,四氢呋喃为稳定剂,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gA1204粉体,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900℃,醇盐与溶剂的摩尔比为1:20,反应溶液pH=5,平均粒径小于20nm,有轻微团聚。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利用自身聚合反应形成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能有效分散粒子,减小团聚现象的发生,同时可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聚乙二醇-1000作为分散剂的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1.O‰和0.6‰。溶胶-凝胶法制备MgAI204粉体过程中,凝胶粒子间液态水分子的存在是导致粉体园聚的主要原因,采用适当的干燥方法可有效去除团聚。在自然干燥、加热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加热干燥四种方法中,后两种方法是较理想的干燥方式。
   综合比较两种制备方法,高分子网络凝胶法是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并能有效控制团聚现象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