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工业CO2排放、SO2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6h】

中国工业CO2排放、SO2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经济发展与CO2排放的关系研究

1.2.2 CO2、SO2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内容

1.4技术路线图

1.5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工业CO2和SO2排放的行业结构分析

2.1 CO2排放的核算方法

2.2我国CO2排放的部门结构分析

2.3我国工业部门CO2和SO2排放的行业结构分析

第三章 我国工业CO2、SO2排放LMDI影响因素分解分析

3.1影响因素分解方法选择

3.1.1结构分解法SDA

3.1.2指数分解法IDA

3.2 我国工业部门CO2和SO2排放LMDI分解模型建立

3.3我国工业CO2和SO2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分解结果

3.3.1各因素的影响贡献

3.2.2主要行业的贡献

3.4我国工业CO2和SO2的减排建议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为有效控制CO2、SO2排放,我国已确定了控制CO2和SO2排放的约束性指标。明确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贡献,是有效控制CO2和SO2排放的重要前提。CO2和SO2排放存在一系列共性影响因素,但当前影响因素的研究均只针对其中一种排放,据笔者检索,未发现对CO2和SO2排放同时进行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为此,本文对CO2和SO2排放同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当前文献使用的CO2排放核算方法,根据其对电力、热力消费的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分摊法和不分摊法两种。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当前文献一般只用其中一种。本文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核算了近十年来我国工业各行业的CO2排放量。为突出重点行业贡献以及减少计算量,本文将我国工业行业归并为12个。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工业CO2和SO2排放的结构特点和行业差异,运用LMDI模型定量分解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CO2和S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贡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1)在变化趋势方面,2006-2013年,我国工业 CO2排放量逐年递增,2014年开始小幅降低,但总的CO2排放量仍然很高;SO2排放“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则均明显下降。在排放的行业结构方面,分摊法下,我国工业CO2排放集中在钢铁、化工、建材行业,其中钢铁行业CO2排放占工业排放的比重历年均超过25%,化工行业、建材行业占比分别大于12%、10%。不分摊法下CO2排放集中在电热和钢铁行业,其中电热行业历年CO2排放占工业排放50%以上,钢铁行业占比接近20%。SO2排放以电热行业最为突出,“十一五”时期其SO2排放占工业总排放50%以上,“十二五”时期比重逐渐降到36%。 (2)就影响因素及其贡献而言,对于分摊法、不分摊法的CO2排放以及SO2排放,产业规模扩张都是拉动排放增长的最大因素,而能耗强度降低都是促进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排放系数因素是促进SO2排放减少的最大因素,也有利于分摊法CO2排放的降低,但不利于不分摊法CO2的减排;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因素对于减排的作用不理想,其中能源结构对分摊法、不分摊法CO2排放的作用均为拉动增长;产业结构因素“十二五”时期对分摊法CO2排放的作用也是拉动增长的。各影响因素的贡献中,总体看均以六大高耗能行业为主。基于CO2和SO2排放的行业结构和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减排的建议,包括把提高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控制高耗能行业的产值比重、继续推进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切实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力度等,明确了减排的主攻方向。 (3)综合运用分摊法和不分摊法两种方法,确实能避免只用其中一种方法造成的信息遗漏或片面化;对CO2和SO2排放同时进行影响因素分解研究,有利于推进两者的协同减排;工业行业数量众多,根据排放份额对行业进行适当归并,能突出重点行业的贡献,也有利于减少计算量。

著录项

  • 作者

    孙翠书;

  •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 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迎;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国工业; CO2排放; SO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