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扰子图像与位置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6h】

干扰子图像与位置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背景线索效应简介

2背景线索效应的研究范式

3背景线索效应的编码方式

4背景线索效应中的线索因素

第二部分研究思路

1问题提出

2研究方案

3研究意义

3.1理论意义

3.2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1研究一不同识别强度的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1.1实验一面孔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1.2实验二弱化的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2研究二干扰子的图像信息与搜索任务之间的联结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2.1 实验三图像信息与任务相关时图像与位置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第四部分总讨论

1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2图像识别强度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3图像特征与任务之间的联结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4背景线索效应的内隐属性

5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Chun和Jiang(1998)提出人们在特定场景中搜索固定目标时,他们对重复多次出现场景的搜索速度快于对首次出现场景的搜索速度,这种现象被称为背景线索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搜索场景中的干扰子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锁定关系指的是搜索场景中各个项目的图像特征和它所在的空间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本文包括两项研究,研究一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不同识别强度的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实验一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面孔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在天津市某大学招募的32名大学生被试,实验材料为面孔图片。采用的是2(面孔特性:相同面孔,不同面孔)×2(时间阶段:学习阶段,测试阶段)×35(组块)×2(场景类型:重复场景,新异场景)的混合实验设计,面孔特性为被试间变量。学习阶段的搜索场景提供了不变的干扰子位置信息和对应的独特的图像信息,测试阶段保持位置信息固定但转换各个干扰子之间的图像信息,从而打破二者之间的锁定关系。在保证其空间布局不变的条件下,引起空间布局与图像特征之间的冲突关系。结果发现在学习阶段与测试阶段的转化过程中,背景线索效应量明显地减小。
  实验二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相对弱化识别强度的图片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在天津市某大学招募的32名大学生被试,实验材料为图像识别强度较弱的面孔图片。采用的是2(面孔特性:相同面孔,不同面孔)×2(阶段:学习阶段,测试阶段)×35(组块)×2(场景类型:重复场景,新异场景)的混合实验设计,面孔特性为被试间变量。结果发现在学习阶段与测试阶段的转化过程中,背景线索效应量并没有减小。
  研究二通过实验三探讨图像信息与搜索任务的联结紧密性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
  实验三探讨当图像信息的特征作为搜索任务的区分标志时,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锁定关系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在天津市某大学招募21名大学生被试。采用的是2(面孔特性:相同面孔,不同面孔)×2(阶段:学习阶段,测试阶段)×25(组块)×2(场景类型:重复场景,新异场景)的混合实验设计,面孔特性为被试间变量。实验三将面孔图片的性别作为区分目标与干扰子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图像信息的变化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更大。表现为在测试阶段的五个时间组块中都出现了背景线索效应量的减少。
  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
  (1)锁定关系的打破削弱了已经习得的背景线索效应,视觉搜索中图像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是以整体的形式进行储存的。
  (2)干扰子图像特征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与其图像识别强度有关。
  (3)干扰子图像特征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与其图像信息与搜索任务的关联紧密程度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