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6h】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2.1 问题的提出

2.1.1 目前国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

2.1.2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3.2.1 认知理论

3.2.2 建构主义知识观

3.2.3 人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4.1 国内研究综述

4.2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五章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5.1 进行深入的课前备课

5.1.1 研读课本,钻研课标,有的放矢

5.1.2 备课要“备学生”

5.1.3 备课要“备自己”

5.2 构建理论、实践相结合,讨论、探究为手段的教学模式

5.2.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2.2 启发、探究为主教学方法

5.3 课上例题选取的重要性

5.3.1 巧妙设置例题,创设教学情境

5.3.2 一题多变,拓展思维

5.3.3 对比例题,形似质异

5.4 及时反思弥补不足

5.4.1 上课前反思教材,反思学生

5.4.2 讲课过程中随时反思

5.4.3 进行深入的课后反思

5.5 建构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

5.6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验研究

5.6.1 实验目的

5.6.2 实验的基本过程

5.6.3 实验结果

第六章 讨论与思考

6.1 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易转变

6.2 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案该如何设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学生自我评价表

附录二:教师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中数学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历来倍受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机械训练,不仅造成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对广大一线教师的全新要求。从教学实践出发,认真分析目前国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细致研究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与实施方法,以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知识观、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研究法、渊查研究法、案例分析研究法等方法从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相互辅助的角度,即从教师备课、讲授方法、课例选取、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对高中数学课章教学有效性进行全面研究,全文共分六章。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接着是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其次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以理论依据。在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后提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随行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用以检验有效性方法实施的具体成效,最后提小了讨沦与思考。从实验结果不难看出,在全新的各个教学环节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作用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因而大大提升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