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催产素、催产素受体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康复效果的研究
【6h】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催产素、催产素受体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康复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血清OT水平及OXTR SNP rs2254298基因多态性与ASD关系的研究

1.1对象和方法

1.2结果

1.3讨论

1.4小结

二、GABA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ASD关系的研究

2.1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三、学龄前ASD儿童康复效果的研究

3.1对象和方法

3.2结果

3.3 讨论

3.4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康复与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以社会沟通和社会互动障碍及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为特征的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男女比例约为4~5:1。近40年来,全球ASD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其确切病因及有效治疗的方法至今尚未明确。
  本研究的目的包括3个方面:
  (1)探索血清催产素(OT)水平、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片断rs225429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ASD的病因、ASD儿童和青少年的症状表型及早期行为发育表型的关系,为ASD的发病机制及不同催产素能系统异常ASD患儿的康复及治疗重点提供理论依据;
  (2)探索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的GABRB3 SNP rs2081648、GABRB3 SNP rs1426217、GABRA5 SNP rs35586628及GABRG3 SNP rs20812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ASD的病因、ASD儿童和青少年的症状表型及早期行为发育表型的关系,为ASD的发病机制及不同GABRB3、GABRA5和GABRG3基因型ASD患儿的康复及治疗重点提供理论依据;
  (3)对社区康复项目中已完成3次专业评估的学龄前ASD儿童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可能影响其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改善ASD患儿的相关缺陷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意在通过对ASD患儿的病因及康复方面的探讨揭示可能影响其发病、症状、早期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因素,从而为ASD患儿的诊断、康复与治疗重点提供指导性思路。
  方法:
  1.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依照《儿童早期行为发育调查表》收集ASD患儿的早期行为发育情况。依照《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干预状况家长调查表》收集社区康复项目中学龄前ASD儿童的疑似症状、诊断及干预等情况。
  2.采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所有 ASD患儿的症状表型进行评估。针对社区康复项目中学龄前 ASD儿童,又添加了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发展及行为量表(PEP-R)以及皮博迪图片词汇测试(PPVT)的评估。
  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55名ASD及110名正常发育(TD)儿童和青少年的血清OT水平,进行组间血清OT水平的比较和血清OT水平与ASD儿童和青少年症状表型的相关分析。
  4.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100名ASD与232名TD儿童和青少年OXTR SNP rs225429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以及该位点基因型与ASD儿童和青少年的血清OT水平、症状表型及早期行为发育表型的关系。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社区康复项目中已完成3次专业评估的16名学龄前ASD儿童相同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其康复效果的关系。
  5.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99名ASD与231名TD儿童和青少年的GABRB3 SNPs rs2081648和rs1426217、GABRA5 SNP rs35586628及GABRG3 SNP rs20812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间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以及各位点与ASD儿童和青少年的症状表型和早期行为发育表型的关系。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社区康复项目中已完成3次专业评估的16名学龄前ASD儿童4个相同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其康复效果的关系。
  6.采用Haploview4.2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采用SPSS17.0和SAS9.3.2软件包,根据资料特征分别采用χ2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协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协方差分析(ANCOVA)(控制协变量)、Pearson相关和Spearman偏相关(控制协变量)分析以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多组间的两两比较均采用Bonferroni校正。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ASD组的血清OT水平高于TD组(P<0.05)且ASD组的血清OT水平与CARS的“环境适应”得分及CARS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
  2.OXTR SNP rs2254298位点在ASD组与TD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ASD组的基因型与早期行为发育表型无关(P>0.05)。但ASD组的基因型与血清OT水平、ABC的“躯体运动”得分及CARS的“环境适应”得分均存在关联(P<0.05)。
  3.GABRB3 SNPs rs2081648和 rs1426217、GABRA5 SNP rs35586628及GABRG3 SNP rs208129位点在ASD组与TD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SD组,GABRB3 SNP rs2081648位点的基因型与CARS的“视觉反应”得分、早期行为发育表型的“向母亲微笑”及“自己抓东西”的时间早晚有关(P<0.05);GABRA5 SNP rs35586628位点的基因型与CARS的“语言交流”得分有关(P<0.05);GABRG3 SNP rs208129位点的基因型与CARS的“模仿”和“活动水平”得分及早期行为发育表型的“开始控制大小便”的时间早晚有关(P<0.05)。
  4.社区康复项目中已完成3次专业评估的学龄前ASD儿童的第1次与第2次评估的时间间隔为8.05±0.84月,第2次与第3次评估的时间间隔为7.05±0.70月。3次评估时所有领域P的月龄(实际的发展月龄)均小于E的月龄(可能提升到的月龄)及实际月龄,且P的月龄与实际月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社区康复项中学龄前ASD儿童的“发育康复效果”在“认知理解”方面改善最好。患儿的“症状康复效果”改善则更明显,在3次评估间,ABC的“社会交往”得分、“语言”得分及总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第1次与第2次及第3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RS总分与PEP-R行为部分的“游戏及对物件的兴趣”得分也呈下降趋势且第1次与第3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商则呈上升的趋势且第1次与第3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发育康复效果”不同领域间存在正相关(P<0.05)、且与“最早干预月龄”、“第1次评估时月龄”、“CABS总分”、PEP-R行为部分的“语言”得分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除OXTR SNP rs2254298位点的基因型与“发育康复效果”无关外,GABRB3 SNP rs2081648位点的基因型与“模仿”、“知觉”及“认知理解”领域的“发育康复效果”有关;GABRB3 SNP rs1426217位点的基因型与“手眼协调”领域的“发育康复效果”有关;GABRA5 SNP rs35586628位点的基因型与“知觉”及“认知表达”领域的“发育康复效果”有关;GABRG3 SNP rs208129位点的基因型与“知觉”、“小肌肉”及“认知表达”领域的“发育康复效果”有关(P均<0.05)。
  7.“症状康复效果”不同领域间存在正相关(P<0.05)、且与“最早干预月龄”、第1次评估时ABC的“躯体运动”与“感觉”得分及CARS总分呈负相关(P<0.05)。但与5个位点均无关联(P>0.05)。
  结论:
  1.ASD儿童和青少年存在OT的代谢紊乱,这种异常可能是受OXTR基因表达改变、外界环境刺激以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
  2.未发现OXTR SNP rs22542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ASD患儿的发病、早期行为发育表型及康复效果有关,但发现其与AS D儿童和青少年的症状表型有关。提示在ASD患儿的康复工作中应重视该位点在症状方面的特殊作用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3.未发现GABAA受体4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ASD患儿的发病有关。但在ASD儿童和青少年中,GABRB3 SNP rs2081648、GABRA5 SNP rs35586628及GABRG3 SNP rs208129位点的基因型与其症状表型有关;GABRB3 SNP rs2081648和GABRG3 SNP rs208129位点的基因型与其早期行为发育表型有关。在社区康复项目的学龄前ASD儿童中,4个位点基因型均与其“发育康复效果”有关。提示在ASD患儿的康复工作中应重视GABAA受体4个位点基因型的特殊作用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4.社区康复项目中学龄前ASD儿童存在发育迟缓,其“发育康复效果”不如“症状康复效果”明显,这可能是受自身发育、基因、康复干预强度与重点、早期干预与评估时间以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