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微扫视眼球运动特征的临床研究
【6h】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微扫视眼球运动特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1.2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眼科检查及器械

2方法

2.1 仪器和检测方法

2.2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干性AMD组

1.1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

1.2微扫视幅度与微扫视速度及LogMAR BCVA相关性

2 湿性AMD组

2.1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

2.2微扫视幅度与微扫视速度及LogMAR BCEA相关性

讨论

1 AMD视功能可塑性分析

2 Eyelink在AMD视功能评估中的运用

3 AMD微扫视幅度与速度分析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注视稳定性评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功能价值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临床上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其中干性AMD以黄斑区地图状萎缩为特征,而湿性AMD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CNV)的增生为特征,随着病程发展常导致中心视力的丧失,并对患者的视功能和眼球运动控制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对于黄斑中心凹功能缺失的适应性表现就是在健康的视网膜偏心部分形成“伪造的中心凹”。这些“伪造的中心凹”被称为优选的视网膜位点(Preferred retinal locus,PRL),它们被作为眼球运动系统的新的基准位置。以往对AMD注视性眼球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视网膜注视位置的检测及对其注视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上,而本文通过采样率最高可达2000HZ的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EyeLink-2000,对AMD注视眼球运动中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幅度与峰值速度及最小分辨角对数(logarithm of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间的相关性等特征进行了观察,初步探讨高速眼球运动系统对黄斑疾病视功能评估和量化的价值。
  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的干性AMD患者20例20只眼,湿性AMD患者17例17只眼,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且为偏心注视,对侧眼均未见眼底病变;随机选取无其他眼病,且为中心注视的正常老年受试者37例74只眼为对照组。受试者坐于被试机显示器前,将其头部放置于下颌托上,嘱受试者注视前方50cm处的屏幕显示的视标,在进行每一次测试前,均需进行记录系统的校准与验证,通过Eyelink-2000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加拿大 SR Research公司)进行注视性眼球运动波形的记录及分析,该设备空间分辨率为0.01?,时间分辨率为0.5 ms或1 ms。通过EB软件(加拿大SR Research公司)建立的程序来进行数据的采集。对于所记录到的EDF格式数据,要转换成ASCII格式文件,随后导入Matlab(美国Math Works公司)进行数据的离线分析和处理。对比 AMD患病眼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之间关系,及微扫视幅度与logMAR BCVA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
  干性AMD组:干性AMD患病眼(A1组)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幅度显著高于对侧眼(A2组)、正常老年受试者主导眼(N1组)和非主导眼(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P<0.01),A2组、N1组、N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性AMD患病眼(A1组)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峰值速显著高于对侧眼(A2组)、正常老年受试者主导眼(N1组)和非主导眼(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8,P<0.01),A2组、N1组、N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湿性AMD组:湿性AMD患病眼(A3组)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幅度显著高于对侧眼(A4组)、正常老年受试者主导眼(N3组)和非主导眼(N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1,P<0.01),A4组、N3组、N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AMD患病眼(A3组)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峰值速显著高于对侧眼(A4组)、正常老年受试者主导眼(N3组)和非主导眼(N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0,P<0.01),A4组、N3组、N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微扫视幅度与微扫视速度及logMAR BCVA相关性
  干性AMD组:A1组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和LogMAR视力的散点分布关系呈线性,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A1组、A2组、N1组、N2组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均成正相关性。干性AMD患病眼(A1组)微扫视幅度与其logMAR BCVA具有相关性(r=0.579,P<0.01),而A2组、N1组、N2组微扫视幅度与logMAR BCVA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湿性AMD组:A3组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和logMAR BCVA的散点分布关系呈线性,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A3组、A4组、N3组、N4组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均成正相关性。湿性AMD患病眼(A3组)微扫视幅度与其logMAR BCVA具有相关性(r=0.537,P<0.05),而A4组、N3组、N4组微扫视幅度与logMAR BCVA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1. Eyelink-2000高速眼动仪能较为高效且精确的对 AMD患者的注视特征进行监测
  2.微扫视幅度和峰值速度间存在主序列关系,表明上丘神经活动在控制微扫视眼球运动产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3. AMD患者微扫视的幅度与logMAR BCVA间具有明显相关性,考虑可以将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等作为AMD患者眼球运动功能客观评价的指标
  4. AMD患者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中心视力的受损,采用旁中心注视,通过增加微扫视的幅度和速度以防止视觉的消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