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病毒介导siRNA干扰ERK2抑制关节粘连的研究
【6h】

慢病毒介导siRNA干扰ERK2抑制关节粘连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动物观察与管理

2.2 挛缩角测量结果

2.3 大体观察评分结果

2.4 生物化学测定

2.5 慢病毒携带siRNA在组织中的转染、表达情况

2.6 HE染色结果及观察

2.7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观察

3 讨论

3.1 慢病毒载体的研究现状

3.2 慢病毒载体转染的靶向性

3.3 慢病毒介导siR从的局部导入机制及其优势

3.4 ERK2 siRNA抑制粘连形成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

3.5 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膝关节粘连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建立兔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模型,急性期内局部注射携带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的慢病毒,然后通过siRNA干扰ERK2,进而阻断SMAD和MAPK通路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关节粘连形成。然后观察其后期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Ms siRNA组(B组)、ERK2 siRNA组(C组),每组10只。所有动物在无菌相同的条件下均行右侧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并搔剐髌上囊区域,完成兔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模型。手术完毕,将兔右膝关节用管型石膏固定于屈曲140°位,时间为4周,对左侧膝关节不行任何处理。在切口闭合后的第3天及第7天,A组局部注射0.1ml无病毒载体培养液、B组局部注射0.1ml慢病毒介导的MS siRNA的培养液、C组局部注射0.1ml慢病毒介导的ERK2 siRNA的培养液。每组兔子测量膝关节挛缩角度,方法是采用在固定伸膝力作用下,测量膝关节挛缩角度。动物麻醉完毕,除去管型石膏,平卧位固定右大腿,将右小腿膝下10cm处用绷带套住,另一端系弹簧秤,施加均匀的水平牵引力(5N),被动伸直膝关节。拍摄右膝关节的X线片,股骨与胫骨长轴的夹角,定义为挛缩角。然后动物行右膝关节的大体观察,一盲法观察者观测,半定量计分,并作半定量评估。记分标准:无粘连为0分,薄膜样弱粘连为1分,轻度粘连为2分,中度粘连为3分,严重的纤维性粘连为4分。大体观察之后,将测完角度的兔子处死,在髌上囊处取粘连组织,标本烘干,贮存于-20℃冰箱中。胶原中含有12.5%的羟脯氨酸(质量),故可通过测量粘连组织中轻脯氨酸的含量来折算总胶原含量。先测出标准羟脯氨酸浓度的紫外线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紫外线分光光度仪在560μm处测溶液吸光率,再测定样品羟脯氨酸吸光度,得出羟脯氨酸的含量。进而得出总胶原含量。接着取带着粘连组织的右膝关节,在10%福尔马林—10%硝酸混合液中固定脱钙1周(大头针可轻松刺入骨组织),冲洗后取髌上囊周围的粘连组织,经常规处理制成切片。术后28天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局部病毒携带siRNA对细胞的转染情况,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局部组织瘢痕粘连状况。所有数据经过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用X士S表示。由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照组(A组)、Ms siRNA组(B组)各有一只兔子死亡。1只ERK2 siRNA组(C组)兔子因石膏管形出现压迫性溃疡不能使用,除去这3只兔子,留有27只动物作为研究对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4w后在关节腔周围组织中有大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得以表达,表达部位主要集中在关节囊周围中,并且距损伤边缘越远,绿色荧光密度越低。转染后第28天检测到的荧光强度表明,荧光素酶基因表达,局部注射的慢病毒介导siRNA成功导入靶细胞。Ms siRNA组(B组)关节屈曲挛缩的角度(71°-91°,平均82°),与对照组(A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ERK2 siRNA组(C组)关节屈曲挛缩的角度(25°-38°,平均32°)明显低于Ms siRN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观察时发现Ms siRNA组(B组)粘连成较厚的纤维粘连组织,而ERK2 siRNA组粘连教薄弱,对照组盲法半定量评分结果是3.14±0.556分,与对照组(A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RK2 siRNA组(C组)是2.16±0.408分,明显低于Ms siRN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化学分析测得羟脯氨酸的质量,然后利用公式羟脯氨酸的质量×8得到胶原的质量,这样1mg干燥粘连组织中的总胶原含量是:Ms siRNA组(B组)134.03±11.68μg,与对照组(A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ERK2 siRNA组(C组)80.06±10.13μg,明显低于Ms siRN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及HE染色观察到对照组和Ms siRNA组粘连组织致密、粗糙,纤维瘢痕密布,两者在纤维细胞密度方面相差不大;与之相比,ERK2 siRNA组粘连组织稀疏、松散,且纤维细胞密度明显比Ms siRNA组和对照组低。
  结论:局部导入慢病毒介导的以ERK2为靶向的siRNA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兔模型中关节粘连的形成;这项研究可能为预防关节粘连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涉及较大的动物及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