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男同性恋艾滋病危险感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h】

男同性恋艾滋病危险感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网络调查在同性恋人群中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市男同性恋人群AIDS认知水平及危险性行为现况: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阐明AIDS认知水平、性行为与AIDS危险感知的关系,并探索AIDS危险感知对自愿参与HIV检测、上网寻找性伴的影响,说明各因素间彼此相互作用,为该人群中开展AIDS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由调查员在天津市某同性恋网站发布招募信息,有意参与者可到指定的调查网站填写电子问卷,提交后可得到检测号码,凭检测号码到指定医院进行免费HIV、梅毒检测。数据分析:首先对天津市男同性恋AIDS认知及危险性行为现况进行描述,并依据因子分析建立初始测量模型,进而对AIDS危险感知影响因素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结果:829名被调查年龄较低,18-35岁者占86.4%,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2.6%,自认为同性恋者占65.7%。近6个月内的性伴数较多,安全套使用率低。对资料进一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IDS危险感知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性伴数、社会地位、高危性方式(口交、肛交)、低危性方式(手淫、吻肛、股间摩擦),其效应系数分别为:0.271、0.126、0.119、0.063;保护因素为危险途径知识、安全途径知识,效应系数分别为:-0.104、-0.025。同时这些因素又对HIV自愿检测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社会地位作用最大,效应系数为0.328。上网寻找性伴除受到性伴数、高危性方式影响外,与AIDS危险感知、HIV自愿检测没有关联。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间,参与免费检测者共98人,HIV阳性率为2.0%(2/98),梅毒阳性率为11.8%(11/98)。 结论:天津市男同性恋人群多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对AIDS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普遍存在利于AIDS、STD传播的高危性行为。本次研究表明,AIDS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AIDS危险感知,同时AIDS认知水平还通过性伴数、性方式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说明男同性恋者AIDS相关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着自身的行为方式以及对自身感染AIDS可能的评价。而AIDS危险感知又进一步影响着男同性恋者参与HIV检测的意愿。另外,上网寻找性伴受到性伴数、高危性方式的影响,提示上网找寻性伴者发生危险性行为可能性更大。因此,在未来干预中可将网络作为干预平台,在系统传播AIDS预防知识的同时,提高同性恋者AIDS危险感知能力,使其准确地评价自身行为的危险性以促使其采取HIV检测等保护性措施。

著录项

  • 作者

    郭剑;

  •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骏;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卫生统计学;
  • 关键词

    艾滋病防治; 男同性恋; 卫生统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