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6h】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 文 缩 略 词 简 表

第一章 前 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主要溶液的配置

2.试验方法

2.1 多聚赖氨酸(pLL)包被培养瓶

2.2 盖玻片准备

2.3 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分离和培养

2.4免疫荧光[23]染色鉴定神经元细胞

2.5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2.6. Western-Blot法检测NSE蛋白表达水平

3.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 果

1.神经元细胞形态学观察

2.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

3.Western-Blot检测NSE蛋白表达水平

第四章 讨 论

1.神经元细胞的原代培养

2. 氧-糖剥夺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对NSE表达的影响

第五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体外培养神经元建立氧糖剥夺模型中的水平变化。
  方法:
  通过体外原代培养24h内的新生SD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电子显微镜鉴定神经元细胞,应用体外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建立大鼠神经元细胞缺血缺氧损伤模型,分别对复氧1h、6h、12h、24h、48h、72h的神经元提取蛋白质,并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上述不同时间点神经元损伤模型中NSE水平。
  结果:
  1.4-6h神经元细胞基本贴壁,随着时间增加,神经元形态发生变化,突起增长、变粗,胞体增大、饱满,突起纵横交错,形成神经网络。
  2.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证明所培养的是神经元细胞,细胞核染色清晰,形态典型,突起走形如网状。
  3.NSE水平在神经元细胞损伤后6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72h表达逐渐减少(P<0.01)。
  结论:
  1.通过本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获得的神经元细胞纯度高,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神经元体外培养的良好模型用于以后的研究。
  2.氧-糖剥夺可造成神经元的损伤,不同时间点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呈现一定的时相性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