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兵团残膜回收机械与政策机制现状的分析研究
【6h】

新疆兵团残膜回收机械与政策机制现状的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二章 兵团残膜污染现状调查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兵团残膜污染现状

2.3 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兵团残膜回收机应用现状分析

3.1 苗期残膜回收机

3.2 秋后残膜回收机

3.3 播前残膜回收机

3.4 典型机型的应用现状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兵团残膜回收政策机制的探讨

4.1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4.2 残膜回收政策

4.3 残膜回收政策的建议

4.4 建立健全残膜回收机制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地膜覆盖种植栽培技术被誉为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革命”,新疆兵团自上世纪80年代初推广使用该技术;农用地膜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发展中,促进农民增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农用地膜本身材质难降解性,长期使用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回收导致大量的地膜残留,造成残膜污染;残留地膜不仅破坏土壤性能和结构降低了农田土壤质量,而且对作物生长发育、农事操作、土壤微生物及生态环境等均产生消极影响,最终影响农作物产量。因此,只有解决地膜残留问题才能保障兵团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对兵团残膜污染现状、残膜回收装置应用现状分析研究,探讨兵团残膜回收政策机制,为今后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残膜样本采集及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兵团地区残膜污染现状,并对造成地膜大量残留的原因进行分析。
  2、通过对兵团团场、科研单位、农业机械加工企业等进行实地调研,在对苗期、秋后及播前等三类残膜回收机的调查基础上,对较为典型的残膜回收机的结构、性能以及应用推广情况进行分析。
  3、制定有效的问卷等调研方式,获取兵团残膜回收政策与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残膜污染治理的政策、机制与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
  1、经过调查分析,得出:1)兵团地区覆膜农田地膜残留量较多,平均地膜残留量为308.1kg·ha-1,对农田土壤造成严重污染;2)农田土壤覆膜年限越长,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就越多,农田覆膜年限小于5年、介于5~10年和10年以上的土壤中地膜平均残留量分别为200.8kg·ha-1、283.0kg·ha-1和440.6kg·ha-1;3)残膜大部分残膜集中在0~20cm浅层土壤中,占总残膜量的80%以上;4)小膜(小于4cm2)和中膜(4~25cm2)所占比例很高,明显多于大膜(大于25cm2),且残膜总数量与农作物覆膜种植年限成正比关系。
  2、机械回收是目前最有效的残膜回收措施,通过分析得出:1)弹齿式、钉齿式残膜回收机,因其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操作方便且价格低廉,在兵团得到了广泛持久的应用,成为残膜清理机械保有量最多的机型;2)秸秆粉碎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清膜率得到保障,但是由于结构复杂,造价高、工作效率低等不利因素导致该类机型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3、最后提出扶持、激励及补贴等政策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回收再利用、监督及残膜回收考核等机制的建立,为治理残膜污染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