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草连作、轮作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6h】

甘草连作、轮作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甘草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连作障碍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甘草连作、轮作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甘草连作、轮作不同种植模式与土壤微生态联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甘草连作、轮作不同种植模式与甘草品质及产量的关联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新疆甘草不同种植模式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新疆的主要甘草GAP认证基地(棉花-甘草)轮作,(甘草-甘草)连作,(甘草-葵花)轮作,(甘草-小麦)轮作等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进行采用调查。同时取未种过甘草的常规农作物地(棉花-玉米)土壤为对照。测定甘草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深度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等物理性状及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PH值及土壤化学性状;研究不同深度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另外、测定不同种植模式甘草质量与产量的相关指标,分析对比甘草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指标与未种植甘草的常规农作物地土壤的差异,探索甘草连作、轮作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研究甘草连作、轮作种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结果发现:甘草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甘草连作地土壤容重显著大于轮作地;总孔隙度显著小于轮作模式;甘草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及化学性质变化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甘草连作模式土壤养分显著低于轮作模式;与未种植甘草的常规农作物地相比,无论是甘草连作、轮作模式土壤养分显著低于常规农作物地。
  (2)通过研究甘草连作、轮作种植模式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发现:甘草连作、轮作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影响差异显著,随着甘草种植年限的增加甘草土壤微生物明显降低,甘草与棉花、小麦轮作土壤微生物数量较连作地显著提高;甘草地各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变化均为细菌>真菌>放线菌;随着甘草地土壤深度的增加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呈逐渐降低趋势。甘草轮作能够提高甘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研究甘草连作、轮作种植模式甘草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与产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甘草-棉花轮作后甘草各农艺性状均优于甘草连作模式,产量也显著高于连作模式。通过甘草-棉花轮作后甘草有效成分含量显著高于连作模式。从相关分析得出,甘草轮作模式下各农艺性状及甘草产量与质量呈正相关。甘草轮作能够优化甘草各农艺性状并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及产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