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调查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6h】

新疆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调查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2.1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3章 新疆大学生就业状况

3.1 新疆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3.2 新疆大学生就业方式选择

3.3 促进新疆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3.4 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调查分析

4.1 调查目的和意义

4.2 调查基本情况

4.3 就业调查结果分析

第5章 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选择博弈分析

5.1 假设与模型建立

5.2 模型构建

5.3 博弈结果分析

5.4 不愿到农村就业的原因

第6章 完善涉农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方面

6.2 高校方面

6.3 学生方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一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及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复杂问题。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一方面招生规模还在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累积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规模仍然不小。作为一个基本公民,毕业之后的大学生也需要通过就业来实现“民生之本”的目标。
  新疆农村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实际参与农村建设的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大多数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继续留在城市,不愿意到农村去就业,对农村发展急需大量农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新疆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就业意愿问题的研究,从博弈理论分析和实际样本调查相结合来剖析新疆农业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就业意愿问题,结果显示要加大对个人层面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支持和刺激性力度,减少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回报率。基于就业对接和实现激励正向化,个人和高校更多要关注所学内容、学用结合和观念转变方面,而政府社会要在就业服务体系、平台搭建、完善薪资激励机制方面要加大力度。从而为新疆涉农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提供帮助,为民族地区农村输送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

著录项

  • 作者

    何学培;

  •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国勇,莫亚峰;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7.38;
  •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农村就业意愿; 博弈模型; 大学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