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胎多浪羊及其F1高繁殖力候选基因研究
【6h】

多胎多浪羊及其F1高繁殖力候选基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插图和表格.缩略表

声明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试验研究

第3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以374只多胎多浪羊为研究素材,选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MPR-IB)、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FecXI位点)、视黄醇结合蛋4(RBP4)、制素α亚基(INHA)基因和视黄酸受体γ(RARG)作为高繁殖力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检测这些基因在多胎多浪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结合测序分析结果,研究它们对多胎多浪羊繁殖力的效应,探索这五个候选基因与多胎多浪羊高繁殖力的关系。对于检测出具有多态性的高繁殖力基因,检测其在254只多胎多浪羊F1中的多态性,同时检测杂交的其它亲本(50只塔什库尔干羊和30只萨福克羊)相应的高繁殖力基因,以便研究该高繁殖力基因在F1中的遗传和传递情况。
   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多胎多浪羊中存在3种基因型:野生型++,突变杂合型B+和突变纯合型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基因型0.741,B+基因型0.254,BB基因型0.005;B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32和0.868。测序结果显示:BB基因型与++基因型相比在BMPR-IB基因编码区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和Booroola绵羊相同的突变(A→G)。最小二乘法对不同基因型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基因型与++基因型相比平均产羔数多0.51只(P<0.01),差异极显著。X2适合性检验显示:BMPR-IB基因位点在多胎多浪羊中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X2=4.22,P>0.05)。对另外四个高繁殖力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FecXI基因、RBP4基因、INHA基因和RARG基因的扩增片段在多胎多浪羊群体中不存在多态性。对多胎多浪羊F1 BMPR-IB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B+基因型的理论值和实际值相差不大,基本上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结论:BMPR-IB基因是影响多胎多浪羊多胎性的一个主效基因;并能稳定遗传给多浪羊F1代,且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FecXI基因、RBP4基因、INHA基因和RARG基因未检测到与多浪羊多胎相关的多态性,可对这些基因的其它部位做进一步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